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心居》大结局留白 结尾尽显中国式家庭情暖与得失
2022-04-11 21:47:58       来源:      编辑: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应妮)由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同名小说改编,滕华涛执导,海清、童瑶、张颂文(按姓氏首字母排序)领衔主演,冯绍峰特邀主演的当代家庭情感大剧《心居》于4月4日迎来大结局。爱奇艺站内热度突破9000,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收视第一。

  大结局剧情将围绕上海顾家四代人最新故事走向展开。冯晓琴(海清饰)所经营的“不晚”养老院生意蒸蒸日上,却意外迎来感情第二春;顾清俞(童瑶饰)逐渐走出婚姻创伤,在自我反思中达成自我重建与和解。但《心居》大结局并未给出“惯例”式的皆大欢喜圆满结局,而将镜头指向顾氏家庭成员在不断上演的得与失中所收获的成长,表达了家庭与血脉亲情仍旧是唯一不变的重心。

  《心居》直至大结局都未曾出现过一个真正的反派。不管是前期借钱买房的冯晓琴,逃避现实出轨葛玥的顾昕,为体面生存不惜走捷径做第三者的冯茜茜,还是锱铢必较的华永瑜,贪图小惠小利的苏望娣……剧中人在顺应时代浪潮的过程中被裹挟着前行,种种穿插于剧中人物生活里的“灰色言行”,恰好串联起琐碎生活最原始最本真的面貌。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模样,那些无伤大雅的“坏”,其初衷无非是希望自己这方小家能够平安顺遂,自己的家人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能够更加安稳地前行。

《心居》剧照 剧组供图

  该剧大结局落点于对片名“心居”的集中诠释。冯晓琴的“心居”是放下户籍的一味追求,她在经营“不晚”养老院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价值,也在和同样是外来者的弟弟妹妹激烈的观念交锋中意识到,立足大城市并非拥有本地户口不可,通过个人奋斗和创造价值去赢得这座城市的接纳与尊重同样有尊严;顾清俞的“心居”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工作事业的飞鸿并不意味情感生活的顺遂,她开始真正认清自己在个人感情方面的短板,也更加珍惜眼前她所唯一拥有的家庭和亲情,做出回归与和解的选择。

  剧集尾声,顾家上下依然有观众所熟悉的聚餐场景,只是不再圆满。虽然顾家四世同堂大家庭在成员数量上有所减少,但人心却更齐;也让观众明白,家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性,明白珍惜亲情、重视家人的重要性。不管身边发生多大的事,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

《心居》剧照 剧组供图

  《心居》大结局对于观众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休止符,更是通过“家”这块田地感受“心安”即是心居的温暖主题。正如该剧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CEO程武所说:“《心居》中的角色都代表着平凡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大家都在大都市努力生活。而这些平凡的生活,蕴藏着人们追求幸福的渴望,这正是我们希望传递给观众的。”

  《心居》和创下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收视新高的《人世间》,以及此前“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影片”《1921》,共同组成了腾讯影业和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三部作品相继推出,从三个时间维度,讲述三个时代命题,共同构成了中国故事的不同切面。(完)

 
上一篇:实景拍摄的年代剧经得起考验
下一篇:有聊|不想当“乔四美”的宋祖儿才是好“钱唯”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