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台湾职棒名宿:两岸棒球交流“团圆” 利在少年与未来
2022-02-15 09:18:16       来源:      编辑: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台湾职棒名宿:两岸棒球交流“团圆” 利在少年与未来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如果这项工作不能继续,是很可惜的。”在北方工业大学执教多年的台湾棒球教练江仲豪,因新冠疫情等原因两年没能回到北京。元宵佳节来临之际,这位球坛前辈与中新社记者“云上”聊天,言语中透露出对两岸棒球界恢复交流、台湾棒球台生重返大陆的期盼。

  江仲豪是台湾棒球界的名宿,从职棒元年起分别以球员、教练身份深度参与职业赛事。2013年,台湾职棒联赛前兄弟象队总教习江仲豪携8名年轻棒球队员“登陆”,加入北方工业大学。四年间,球队在大陆高校棒球赛事中屡次夺魁,并于2017年底的首届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上摘冠。2018年,北方工大再次特招10名台湾球员加入校队。

  在江仲豪的牵线搭桥下,18名选择“北上”的年轻人在岛内,尤其是棒球圈备受关注。每逢赛事,两岸媒体对这支队伍报道频繁。

  北方工大开启了以体育项目“引进”台生的方式,为各方好评。第一批8名球员已经毕业,目前有3人留京工作,其中1位刚结婚不久、太太来自大陆。江仲豪透露,其他同学还有多位想回大陆找工作机会。

  无奈疫情来袭,回京计划暂时搁浅,包括江仲豪在内的教练和多数后一批球员只能在两个学年期间维持线上教学,只有2名学生回到了北京的校园。江教练遗憾表示:“上课、练球是一体的,练球是为了比赛,学业是为了文凭。不能返京,很多人的生活失去了重心,没法集中练球,一些同学开始找打工机会挣钱。”

  在连续举办多届的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上,一些台湾高校的棒球队员高中时期就已认识北方工大的台湾球手,他们也在关注着这些不同选择的球友们的发展前景;此外,还有许多台湾棒球圈内人士关注着这一开辟两岸体育交流新路的项目。在江仲豪看来,青年棒球交流能实现双赢。

  毕业留京的台生均在棒球培训机构工作,一方面帮助为数众多的台湾棒球青年谋得一条新出路,另一方面为正在蓬勃发展的大陆棒球培训贡献有生力量。同时,在校的棒球队台生也时常能到校外实习,培训北京的中小学生接触棒球。

  目前,学生们何时能回到线下课堂,第二批学生毕业后是否还有新学生“登陆”,均属未知。江仲豪坦言,若要两岸棒球延续交流,学生们能返校团圆,涉及疫情趋势、学校意愿等因素,更受两岸关系的大环境影响。

  台湾的职棒联赛近年增至五支球队参加,球市相比前些年“赌球风波”时的低迷有所回升,球迷愿意重新买票进场,看球者的年龄更趋年轻。这些变化,江仲豪看在眼里。

  江仲豪说,职业体育的大环境若要维持,需要广大的参与人数,届龄选手中最顶尖的输送给职棒,其他的选手怎么办?殊途同归,不论是打棒球、还是念书,总归是要进入社会。台湾职业球员的生涯大约于35岁终止,之后的规划需要提前考虑,“北上”不失为一个新机会。(完)

 
上一篇: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资格赛 苏翊鸣排名第五晋级决赛
下一篇:王诗玥/柳鑫宇刷新中国冰舞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