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2022北京新闻中心开放 将举办百场新闻活动
2022-02-02 16:50:00       来源:      编辑:      

  (北京冬奥会)2022北京新闻中心开放 将举办百场新闻活动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杜燕)恰逢中国农历正月初一,2022北京新闻中心今天正式对外开放,从即日起至2月20日,将服务于432家中外媒体的1770名2022年北京冬奥会非注册但具有正式记者身份的媒体从业人员。

  参与记者范围最广的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

  2022北京新闻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徐和建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2022北京新闻中心自从2021年11月29日首次对外发布消息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2月1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据统计,共有432家1770名中外记者注册成功,其中境内媒体279家1251人、外国媒体130家453人、港澳台媒体23家66人,成为参与记者覆盖范围最广的一届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

  徐和建表示,2022北京新闻中心将“新闻+服务、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形象”四大理念贯穿于中心各项服务中。无论是大量丰富的新闻发布,或是生动鲜活的城市采访,或是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示,再或细致周到的媒体服务,都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本次新闻中心媒体服务的三大关键词:新闻、科技、服务。

2月1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活动精彩纷呈,展现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短短20天服务,这里不仅将举办百场新闻活动,还将展示百幅图片和千种外宣品。

  徐和建表示,从早晨八点的城市采访到上午十点的新闻发布,从每天下午两点如约而至的“双奥之城·看典”,再到晚上六点让人期待的“冬奥演出”,从新闻发布到城市采访,从现场讲述到互动展示,新闻样式之丰富,新闻形态之多样,留给记者的则是那些新鲜且有深度的新闻信息服务。

  徐和建强调,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聚焦对奥运主办城市的宣传,是奥运会主办城市及国家向世界展示其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举办一届成功奥运会的关键因素之一。此次,北京2022冬奥会的举办,正值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重要节点,当前的中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热切期盼通过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借助主办城市的传播窗口,让世界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月1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文化科技互融,呈现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资源丰富,国际交往频繁,科技实力雄厚,既有丰富厚重的城市文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也有时尚大气的国际消费商圈和世界一流的科技企业,民众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这些不仅是2022北京新闻中心为媒体提供优质媒体服务的底气,更是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新时代昂扬奋进的一个真实缩影。”徐和建表示,文化与科技交相辉映成为本次新闻中心的一大亮点。

  徐和建说,2022北京新闻中心作为冬奥会期间展示中国和北京形象的重要传播平台,与往届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的最大不同和特色亮点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为媒体记者提供优质的媒体服务,让记者朋友在感受人文、科技、绿色北京的同时,更加深入全面了解中国。

  2022北京新闻中心,无论是采访线路的设置,还是展示内容的策划,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北京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比如,2022北京新闻中心运行期间,正值中国农历新年,在布置上运用了众多的春节元素,采访中则安排了包饺子、赏年画、摇元宵等传统民俗活动,让中外记者感受浓浓的“中国年”。采访日程中,既有天坛、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也有北京坊、隆福寺等北京城市文化新地标,还有书店、博物馆、音乐堂等文化场所及音乐会、电影等多元文化活动,让中外记者切身感受一个既传统厚重,又时尚活泼的北京,体会具有中国特色且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与此同时,从记者工作区利亚德8K大屏上看到的8K超高清电视,让人感受到科技力量带给生活的无限美好;云聚展厅的沉浸式直播交互系统,会让记者们现场体验到元宇宙的神奇魅力。“从新闻信息服务技术,到众多互动项目的设计,无不体现了当今中国的科技实力。”徐和建说。

  据介绍,中外记者还将有机会走进北京生物医药基地、中关村自动驾驶创新示范区、昌平能源谷等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实地考察,近距离感受科技北京、创新中国的魅力。

  服务周到细致,做好防疫安全保障

  “服务是新闻中心之根本,为记者提供周到且有温度的媒体服务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徐和建表示,2022北京新闻中心设立记者工作区,提供高速网络、可实时观看的高清公共信号等高效便捷的硬件设施,也将为记者提供咨询、交通、餐饮、医疗等优质便捷的媒体服务保障。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刘禹同表示,希望记者们每次进入新闻中心之后都佩戴口罩,和其他人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希望大家在第一时间向中心的服务人员报告,新闻中心有专门的应对疫情的设施。他表示,新闻中心在运营期间,每天严谨细致做好防疫工作,除了每天安排专门人员对公共环境、公共物品进行消毒之外,对于参与采访的车辆、媒体公共区域的电子设备等都会采取“一人一用一消毒”的防疫措施。

  此外,新闻中心将加强环境和物品监测,对功能区、门把手、水龙头、电梯、卫生间等重点部位进行定期的环境涂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力求为每位记者创造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

  为方便记者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安全工作,根据需持中心证件、健康宝、行程码绿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防控要求,在中心运营期间,为记者专门设立核酸检测点,记者凭中心证件可进行免费核酸检测,为防疫安全提供重要服务保障。(完)

 
上一篇:世预赛国足1比3不敌越南 无缘卡塔尔世界杯
下一篇:赵卫东:北京冬奥会已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待大幕拉开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