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赛区!“雪上F1”将在这里上演!
2021-12-22 11:09:39       来源:      编辑:      

  燃情冰雪 拼出未来| 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赛区!“雪上F1”将在这里上演!

  荔枝新闻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许迪侃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海拔2198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共建设“两馆一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延庆冬奥村。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场馆于2017年3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实现完工,建设者历经4年的艰辛,终于将蓝图变为现实。

  站在位于小海陀山最高点的山顶出发区放眼望去,山脚下的“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若一条巨龙静卧,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刻;被称为“雪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犹如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 而11条索道、缆车仿佛跃动的曲谱将高山滑雪每一个区域联接了起来;延庆冬奥村这座中式庭院静谧地掩映在山林之间,实现了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荔枝新闻记者,延庆赛区是一个100%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力的绿色清洁能源赛区,是一个水资源全部实现自我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海绵型赛区”。通过建设容纳所有进入赛区市政设施管线的高山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小海陀山的天际线风景依旧;它还是一个“生态赛区”,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所有珍贵树木全部就地、迁地保护。赛区内的场馆全部通过了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因此,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

  北京进入绿电元年

  北京因冬奥会于2020年进入了“绿电元年”。通过建设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创新性地将张北地区丰富的风电资源引入北京,使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色电力资源,实现了“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事实上,随着这项工程的投用,来自张家口的光伏、风电等绿色电力已经进入了北京市的每一户家庭。每年可向北京市输送140亿千瓦时“绿电”,是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节约标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

  据介绍,张家口本身是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千万千瓦,相当于一座“绿电三峡”。而柔性直流,其本意是灵活可控直流的意思,通过这个技术,把原本不可控、不能组网的直流线路连接起来,组成了一张直流电网。分别连接张家口的风电场、光伏电场等。这样一来,把时断时续、不稳定的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转换成稳定的电能输送到北京。北京有巨大的市场,张家口有丰富的绿色清洁能源,通过这条柔直电网,最终形成了京冀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生态联治的大格局。

  生态修复与场馆建设同步进行

  据介绍,突出“绿色办奥”,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体育场馆和市政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是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赛区内最高海拔2198米、建设条件艰苦,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该项工作历时6年,于2021年6月完成,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建设者克服了各种困难,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再到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共计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

  2016年,在动“第一锹土”之前,相关林业、水土、生态专家先期开展了极具前瞻性的工作: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对赛区内动植物分布进行详细摸底,摸清了赛区内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水文等关键数据,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奥运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干扰进行评估,将因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建设者将赛区内的一草一木都当作有灵魂的生命来看待。在工程建设开始时,对于赛区内受到扰动的植物更是进行了“一对一”的人性化服务。根据每一棵树在施工中受到的不同影响,以及植物特性进行了“私人定制”的保护方案。对于生态环境好,受施工扰动小的植物进行原地保护,使之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施工过程中无法避让的树木,建设者制定了详细的“移民方案”。2017年4月,确定将延庆区张山营镇上板泉村8号地,作为迁地保护基地,同时还移植了762棵树木至新修建的冬奥森林公园。截至目前,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棵,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1%;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目前这些植物都由专业园林单位精心养护。

  同时,为了留下小海陀山最美丽的天际线,建设者克服工期紧、建设难度大的困难,选择了建设国内首条大坡度山岭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通讯设施全部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输送,避免了按照传统方式将18路总长98公里的管线沿着山型铺设,把对小海陀山的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两馆一村”均达到绿色建筑最高等级

  延庆赛区“两馆一村”均达到了最高等级的绿色三星标准。延庆冬奥村全部按照国家最高等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其中居住6组团,作为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进行建设。据了解,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合理的朝向、保温隔热以及节能散热系统,自然通风等,让房屋内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达到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升宜居体验。

  由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学车雪橇中心都是填补空白的项目,建设任务在国内属首次,没有相关标准可循。建设者制定了《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成为雪上场馆绿色评价的依据,目前已成为地方标准,编制了赛道及制冷设计、验收企业标准,成为工程验收的依据。这些标准不仅为冬奥会的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撑,也为大众雪场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依据,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提升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废弃的渣石用于雪道填方及景观工程,内部消化弃渣总计约30万立方米,同时将施工中开挖出的石材经过简单加工后二次利用,做成各类建筑物的“石笼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形成了石墙、石屋等浓郁的中国北方山村文化特色。

 
上一篇: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因冬奥大面积关停企业?北京冬奥组委:不属实
下一篇:乌克兰奥委会主席布勃卡:北京冬奥会让世界充满期待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