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国庆放7天!多景区严抓防疫,六成“职场er”就地过节
2022-09-28 10:30:21       来源:      编辑:      

中新经纬9月28日电 (熊思怡)马上要放7天国庆长假,咋过想好没?

多景区调整防疫政策

国庆长假临近,旅游市场升温。为应对猛增的客流,国内多家知名景区调整国庆期间防疫措施。

华山官网26日公告称,对外省游客或有旅居史人员必须查验3日内陕西省内医疗机构出具的2次及以上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园。华山官网强调,必须在陕西省内待满3天,且核酸检测正常,并于游玩日当日持24小时内核酸采样或核酸阴性证明进入景区。

稻城亚丁景区26日提示,省外低风险区人员入州后严格落实“3天3检”,最后1检保持在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出前不外出,不聚集,不入园。

此外,内蒙古额济纳旗26日通告,今年各景区景点均不发售纸质门票,实行线上实名制售票,每日限量预定发售。游客须提前48小时预约景区景点电子门票等。

不少景区还明确了国庆期间限流措施,如:黄山风景区规定,“十一”黄金周日接待游客控制在2.5万人以内;9月21日,三亚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同时要求全面落实限流50%等防控措施……

超六成职场人就地过节

事实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汉、西安等多地已发文,倡导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

北京疾控27日表示,请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疫政策。倡导就地过节,提倡减少出京。

西安25日明确,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须提前3日报备;南京24日明确,非必要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

对于节后返回人员,深圳要求“三天两检”,前3天工作生活原则上实行“两点一线”,倡导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武汉明确,省外旅游返回人员全面落实7天社区健康监测和第1、2、3、5、7天核酸检测措施。

另据前程无忧《职场人休假习惯洞察报告》,26.7%受访者正规划国庆假期的出行活动,大多数职场人表示这个国庆假期会响应防疫政策、减少外出活动,其中有61.3%选择就地过节。

本地游、周边游成主流

受此影响,本地游、周边游或继续成为国庆出游主流。途牛报告显示,国庆假期,超六成人选择本地游、周边游,广州、杭州、南京、珠海等目的地的热度排名靠前。

从预订数据看,途牛称,今年国庆假期出游出发人次将从9月29日迎来快速增长,并在10月1日当天达到峰值,出游热潮更多集中在9月30日-10月5日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国庆假期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计划本地游、周边游的小伙伴,可考虑自驾出行!

不过,国庆期间机票价格较近期有所上涨。航旅纵横指出,十一期间,国内航线日均出行人数较中秋小长假上涨约15%,国内航线平均票价892元,而中秋小长假期间均价约为636元。

今年国庆你咋过?车票、机票定好没?

 
上一篇:近年来 我国刑事犯罪持续下降 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高位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9月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25例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