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在云南红河县洛么村,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代传承听,梯田上的“交响乐”(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2022-01-28 10:19:39       来源:      编辑:      

陈习娘(右一)在梯田间与村民一起表演哈尼族多声部民歌。  人民网记者 雷 阳摄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梯田。  张洪科摄(影像中国)

“不跳乐作谷子不饱满,不跳乐作寨子不热闹……”在云南省东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海翻腾,吞吐着层层梯田;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委会洛么村里,哈尼古歌《栽秧山歌》的欢快曲调余音袅袅。

这个由十几户人家聚成的小村落,就是国家级非遗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陈习娘的家乡。他有两个愿望:一是哈尼古歌能在梯田上代代传唱;二是梯田上的“交响乐”能走出小村落,走向全世界。

哈尼古歌与梯田相伴相生

蓝天为景,梯田为台,山雾为幕,悠长的历史岁月里,哈尼族人民在梯田劳作中逐渐形成了哈尼古歌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延绵至今已有千年。“哈尼古歌与梯田是相伴相生的,对我们来说,种田时唱歌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自然。”陈习娘说。

然而,哈尼古歌没有文字记载,口口相传,要想学习并不容易。“一半学得懂,一半学不懂,要靠自己体会,硬着头皮摸索。”说起学艺的经历,陈习娘打开了话匣子。

陈习娘是家中长子,年少时的他跟着长辈在梯田里插秧,晨起上山、暮时而归,在劳作中开始学唱哈尼古歌。“哈尼古歌里包含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想起啥就唱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田埂上,总能看见一个少年一边干农活,一边哼着调子。

17岁那年,陈习娘选择到元阳县倮里自然村拜师,正式学习哈尼族多声部民歌,8年学成出师。如今的他熟练掌握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吹、拉、弹、唱的各种技艺,已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透过歌声,听众能看到一方水土上延绵的历史文化,也能看到人们生活劳作的点点滴滴。“我想当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把哈尼古歌一直唱下去是我的责任。”现在,陈习娘的老宅成了村里的文化传习馆。平时,他经常在这里和学生们交流唱法,用自己制作的二胡演奏哈尼古歌。

10个人能唱出8个声部

“云海在梯田里升腾,上下飘忽,犹如悠扬婉转的歌声,让人为之陶醉。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美丽,梯田给了我们创作歌曲的无限灵感,‘迤萨’——”讲到动情时,陈习娘又唱了起来。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曲调,哈尼古歌与梯田劳作息息相关。“每年插秧节的时候,如果人少,秧苗也少,我们会用高亢的调子来唱;要是人多,我们就把悠扬婉转的各种曲调和内容糅合在一起,变成多声部。”陈习娘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哈尼古歌逐渐被更多人了解,陈习娘也迎来了第一次演出的机会,“我们团队4个人受邀到昆明演出,每人得到了18元钱的酬劳。”“10个人能唱出8个声部,居然有这么好听的歌!”观众的赞美让陈习娘信心倍增。

“以前我们上了舞台,手脚发抖直冒汗,现在表演的时候更自如了。”在陈习娘等传承人的努力下,从村子到城镇、从云南到海南、从国内到海外,哈尼古歌越唱越远,梯田上的“交响乐”有了更大的舞台。

2005年,陈习娘一行10人到荷兰参加演出,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展现在了世界舞台上。陈习娘说:“哈尼古歌是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瑰宝,现在能把它传播到海外,让世界听到我们的歌声,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随着哈尼古歌越传越远,洛么村也迎来了许多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和学者。“有时候我们干农活时唱歌,外地来的友人也会参与进来,跟我们学唱哈尼古歌。”陈习娘说。

在歌声中感受生活

春节临近,陈习娘的孩子陈夏玲、陈尚发姐弟俩,正和伙伴们一起排练哈尼古歌。

“现在本地的年轻人,很多选择去外地读书或者打工,愿意学习哈尼古歌的越来越少。如果没有人来传承,这项民族文化遗产就要失传了。”陈习娘不无担忧。

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由8个声部组合,至少8个人才能演唱。在陈习娘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们也加入了传承的队伍,都在红河县文化馆从事非遗传承的工作。每当姐弟俩回到家中,陈习娘就会拿出二胡和三弦,和儿女一起围在火塘边弹唱哈尼古歌。

如今,还有不少年轻人来找陈习娘学艺,他的两个徒弟车克山、陈俄多已经成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培养了4名州级传承人,哈尼古歌有了更多人来传承。陈习娘说:“只要有人感兴趣,我就真心实意地教,希望这项传统技艺代代传承。”

“我们会一起唱、跳、拉二胡、弹三弦,还去山上进行即兴对唱,你一句我一句。”陈习娘的教学与其说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切磋技艺,在歌声中感受生活、讲述生活。

“我还想去学校里教唱,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了解这一非遗文化,这样才能做到更好地传承。”陈习娘意识到,更好传承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我希望的最好状态是,学生和当地村民都能成为传承者,这样哈尼古歌才能传承好、发展好。”


制图:张芳曼


 
上一篇:给隧道“把脉祛病”的“听诊师”
下一篇: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今日开庭 家属申请将赔偿降至10万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