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千问千寻大运河】运河文化托起沧州旅游新坐标
2021-12-31 09:06:33       来源:      编辑:      

河青新闻网讯 12月24日~30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河北省委网信办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网信部门联合主办,央视网和大运河沿线八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协办的“千问千寻大运河”暨沿着大运河看河北网络主题活动举行。中央新闻网站、河青新闻网等相关地方新闻网站开设的“千问千寻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专题专栏同步上线。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贯穿沧州全境,全长253公里,从南到北穿越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县、运河区、新华区、青县8个县区。

沧州段大运河两岸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存,其中包括桑园码头、连镇码头等十余处重要码头,还有马厂减河、兴济减河、捷地减河等重要水利枢纽。

元明清时期,每年数百万石的粮食,需经运河运抵北京,而沧州的长芦盐、金丝小枣、沧酒、泊头鸭梨、御河棉等丰富的物产,也都通过这条南北经济大动脉运往全国各地。繁忙的运输拉动了两岸繁华的经济,成就了青县、兴济、沧州、新桥、东光、连镇、桑园等重要商埠,促进了古代沧州的经济繁荣。

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船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贸机会,令人民生活富足,而且带动了大运河畔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历经千百年的岁月变迁,沧州逐渐衍生出当地特有的运河文化。

如今的沧州市依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冀中南城市群及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北起点,中国历史第一侨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西邻雄安新区,是雄安新区的东南门户,是中国大运河旅游规划"十六节点"重点城市之一。这些优势,给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活力,其武术和杂技文化也大放异彩。

为了更好还运河于人民,近年来,沧州市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努力打造大运河文化重要的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城市重要标志。

沧州市系统实施了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生态修复全覆盖等工程,打造了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生态修复展示区段的大运河形成一处独特的“Ω”形大弯,但由于长期缺水少水,河道里曾经杂草丛生,苗圃、鸡窝等私搭乱建非常扎眼。现在,“Ω”形状的运河河水蜿蜒曲折,河畔花草树木相得益彰,三三两两的市民或漫步、或健身,轻松惬意。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美。大运河不仅是沧州人的情感纽带,还是沧州人的文化源泉和记忆符号。近年来,沧州全面开创沧州特有的“运河时代”,还运河于人民,不断修复和改善运河沿线两岸生态环境,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得新进展。相信沧州会带全新的运河城市给大家,也期待这里运河故事开启新的篇章。

文/河青新闻网记者王玎

制图/李会

河青新闻网编辑肖延昭|频道主编耿硕|频道监制李默涵

 
上一篇:医疗行为成美容养生项目:盯上肠道的“减肥”险招
下一篇:【弘扬长城精神 传承爱国情怀】唐山迁安市多举措加强长城保护工作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