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陪跑、陪玩、陪学……近六成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_科技_
2021-12-24 10:15:34       来源:      编辑:      

  陪跑健身、陪玩游戏、陪伴学习……随着各种新兴业态的发展,不少年轻人喜欢上了陪伴式服务。不过,在满足心理需求的同时,这类服务往往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容易出现纠纷和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5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7%的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56.3%的受访青年觉得在陪伴式服务中容易遇到人设与实际不符的情况。58.4%的受访青年建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规范,58.2%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违规服务行为的惩处。

  受访青年中,00后占17.5%,90后占56.3%,80后占26.1%。男性占44.5%,女性占55.5%。

  58.7%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00后体验过比例更高

  正在读研的李艺(化名),在考研期间加入过一个陪伴学习的线上自习室,大家可以同时学习,“现在很多App都有类似功能,加入的人可以一起自习”。

  李艺觉得,如果是一个人学习,会有压力或者学不进去,约同学去自习室,又很难凑时间。线上自习室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进入。“大家在一起互相监督,学习会很安心投入”。

  调查中,58.7%的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交互分析显示,00后受访者体验过的比例更高(65.1%),然后是90后(62.0%),最后是80后(47.4%)。

  大学生李可(化名)在高三毕业那年,接触到了线上陪伴服务。她在一款游戏软件上发现,除了可以进行线上趣味游戏,还可以进入语音房间,很多年轻人都在里面聊天。

  后来上了大学,李可有过睡不着或压力大的时候,就找了一些专门提供睡前聊天的服务。“有公众号还有小程序,会有人在睡前给你讲故事,也可以聊天”。李可说,有一次受了委屈心情不好,就找了一个陪自己聊天的人,“她陪我说了很多话,安慰了我很久,第二天早上还叫我起床。我觉得她人很好,差不多连着一周都选了她的服务,直到后来忙起来就没再用过”。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90后陆桃(化名),用过陪跑健身和陪伴音频节目。“可能我在使用这类服务时,会更多考虑实用性需要,而不仅为了新奇体验或打发时间”。

  陆桃说,虽然很多音频节目都是提前录制好的,在收听时并不像直播那样可以实时互动,但对自己来说也能起到陪伴作用。“经常在结束了一周工作后,窝在沙发里听这些节目,很放松。如果有聊到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对热点现象的分析或影视剧评论等,我也会听节目主播的观点,对自己也有启发”。

  “像陪跑健身,更加具有实用性了。”陆桃告诉记者,陪跑员是朋友以前的健身教练,后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很多学员觉得去健身房不方便,就会找教练陪着在户外跑步健身。

  数据显示,游戏陪玩(37.2%)、陪跑陪健身(34.8%)和陪聊(30.6%)是受访青年体验过比较多的陪伴式服务类型。其他还有:陪伴学习(26.0%)、陪伴式音频节目(19.0%)和哄睡叫醒(16.4%)等。

  58.4%受访青年建议明确陪伴式服务内容和规范

  李可回忆,自己第一次进入语音聊天室时,感觉有些人听起来比自己还小。李可说,虽然在使用陪伴服务时没遇到什么问题,但还是有顾虑的,“像一些涉及到为异性提供服务的,可能会存在打擦边球的问题。还有很多是需要花钱来买服务的,如何来保证消费者权益,还缺乏明确的渠道。比如对服务不满意,只能给它评低分,但很难实际解决问题”。

  “如果与异性在游戏陪玩中认识,那可能会有想往现实关系发展的问题,可能会遇到‘甜蜜陷阱’。”大四学生刘芳(化名)感觉,有的人想通过陪伴服务来找男女朋友,这样就容易混淆“虚拟陪伴”和现实情感的界限,“这就需要双方对服务内容达成共识,要更加明确”。

  对于陪伴式服务容易遇到的问题,56.3%的受访青年认为是打造完美人设,与实际情况不符,51.4%的受访青年认为是用固定话术和套路应付服务对象,50.8%的受访青年认为是变相敛财,陷入消费陷阱。其他方面还有:遭遇“甜蜜陷阱”,欺骗感情(49.5%),涉黄等违规行为更隐蔽(37.0%)和服务内容难界定,难以有效维权(29.1%)等。

  “如果说陪聊、哄睡等陪伴服务带有一定随意性的话,像陪跑这样的服务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陆桃说自己在选择陪跑时,倾向于熟人介绍,这样在资质上相对有保障,“不知道现在类似平台是怎样考察服务提供者资质的,平台能否起到把关作用”。

  “陪伴式服务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但年轻人确实有这样的需求,而且也比较个性化。”李可觉得,需要对陪伴式服务的内容、种类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划分,“据我了解,提供陪伴式服务的人,大多是以兼职的方式进行,可能有的人就以一种随意的态度来对待。虽然不是全职,但同样应该有职业规范,对入行门槛有一定的要求”。

  对于陪伴式服务的发展,58.4%的受访青年建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规范,58.2%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违规服务行为的惩处,53.6%的受访青年期待加强对服务提供方的监管,53.3%的受访青年希望提高服务的专业化和准入门槛。其他建议还有:注重长效的情绪疏导而非短期陪伴(42.2%)、提升隐私信息保护(41.6%)和加强服务个性化设置(23.3%)等。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陪伴服务经济领域,除了缺人才,还存在缺规范、缺标准问题,甚至存在灰色地带,需要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

  “现在有很多针对不同群体的陪伴式服务,比如针对孩子的亲子陪伴阅读,针对老年人的陪伴护理等,‘陪伴师’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身份。” 陆桃觉得,需要从年轻人对陪伴式服务的需要出发,进一步明晰服务标准,规范行业的发展,“比如有的人想通过陪聊来疏导情绪,那么他的需求就不只是随意聊天这么简单,提供服务的人也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技能”。

  此外,陆桃认为,使用陪伴式服务的人,要注意隐私保护,警惕个人信息泄露。同时也建议互联网监管机构把提供服务的相关平台,纳入监管重点。

 
上一篇:涉专利侵权 熵基科技IPO刚过会就被告_科技_
下一篇:起底制售假证黑色产业链:出生到死亡各类证都能“造”_科技_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