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勇当科技强国的钢铁脊梁
2022-09-25 10:12:07       来源:      编辑:      

胡正寰院士在实验车间。资料图片

北京科技大学师生牢记嘱托,勇探科研深水区。资料图片

蔡美峰院士(右二)给学生上课。资料图片

姜涛院士(右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造球实验。资料图片

王国栋院士(右)指导学生进行轧制试验。资料图片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

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成立70周年,值此之际,15位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坚定决心。

“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也对奋战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关键在科技、核心靠人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敢啃硬骨头、敢探深水区的钻研与付出。

矢志报国鉴丹心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备受鼓舞,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激励我们投身科研、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致信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说。

1952年,胡正寰成为北京钢铁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与学校、与国家钢铁事业共发展的奋斗历程。70年,从青丝到华发,胡正寰一辈子投入在轴类零件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工作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高新技术的国家之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总书记字里行间充满对学校建校以来工作的认可,更体现出对包括我国钢铁工业在内的制造业的重视。”致信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感怀于心。从事岩石力学与采矿工程方向研究的蔡美峰,十分注重矿山开采的科学性,开发出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应力测量技术,提出了安全高效开采、矿山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控等技术。今年79岁的他,还坚守在推动绿色矿业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一线。

勇攀高峰,矢志报国。胡正寰、蔡美峰等老教授们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饱含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为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老教授们的科研成果和奉献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珍贵财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建良说。

长流程的高炉炼铁是钢铁制造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张建良带领团队改进传统高炉炼铁工艺,研究利用氢能代替焦炭等传统能源实现铁矿石还原的新工艺。氢冶金的实现与应用,将较大程度减少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实现全氢还原技术应用还面临一些难题,但我们会继续攻关克难,这不仅是对钢铁专业的初心传承,更是对总书记回信精神的贯彻践行!”张建良说。

绿色低碳谋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建设钢铁强国、制造强国,必须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整个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仅次于电力行业。

“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突破、勇攀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说,钢铁低碳生产从原料就得要精,但我国钢铁精料长期存在优质品种少、能耗高、排放大、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姜涛和团队反复试验,创造设计出高料层均热烧结的理想料层结构,成功实现了以进口粗粒粉矿为主要原料的超高料层均热烧结,年节能1100万吨标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00万吨以上,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初秋时节,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仍是满目绿意。在冶金生态楼,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朱荣正在和学生讨论科研问题,“厚德立人、集智创新、鼎力实践”十二个字醒目地悬挂在办公室。

实现钢铁行业近零碳排放,是朱荣40年来投身于电弧炉炼钢的目标与使命。尽管业界一段时间曾对电弧炉炼钢关注度不高,但他却越走越坚定:“一般生产1吨钢,碳排放量接近2吨,而电弧炉炼1吨钢,碳排放仅有四五百公斤,甚至将来可降到一百公斤以下。”如今,朱荣带领团队研发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特等奖等奖项,且正在规模化应用。

“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深有感触地说,“总书记的回信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王国栋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丝毫没有放慢紧跟数字化时代的脚步。“数字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王国栋介绍,钢铁生产流程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大数据+机器学习”为把握规律增加了可能。2019年开始,他领衔团队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收集处理大量数据,建立起数字化高炉,使生产过程逐渐透明化并能得到实时反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支撑。

薪火相传育芬芳

科教兴邦,育国之栋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言传身教,以模范行动影响学生,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一个接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高峰!”蔡美峰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

9月初,东北大学钢铁智能制造班迎来第二批学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与未来技术学院合作,增设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课程,着力培养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介绍,实验室开发出了以超级钢为代表的系列先进钢铁材料、全套知识产权的轧制过程工艺与自动控制系统,相关钢铁材料加工关键工艺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将以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冶金事业建设者。”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闵小波说,他们开展“冶金+资源、环境、新能源材料、智能”等交叉牵引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科学家精神等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打造中南炽金文化品牌,开展科普在线直播、“问渠长廊”晨读、院士报告会等素质教育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科技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26万多名科技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焦树强说,近年来,学院持续完善“冶金+”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堂实践、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相衔接的“钢铁实践”体系,每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鼓励学生勇敢挑战“卡脖子”问题。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争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正成为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道路上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他们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凝聚起蓬勃能量。

(本报记者 杨桐彤 殷泽昊)

 
上一篇:用立法强化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下一篇: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以“浸润式”劳动教育培育蓬勃少年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