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如何看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2022-09-02 13:43:20       来源:      编辑:      

2.8万亿元!这是《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8月31日发布的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14.6%。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当前,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仍保持较快增长,这将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重要意义?就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均居世界第二

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源头之水,其投入规模和占GDP的比重(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是反映一国对研发活动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8万亿元,研发强度达2.4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玄兆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研发经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过3万亿元。这表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有效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辉锋指出,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1年的2.44%。这一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高于欧盟2.20%的平均水平,但略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2.68%的平均水平。

基础研究是创新活动的总开关。《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水平明显提升。全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达到1817.0亿元,较上年增长23.9%,增幅创近10年新高,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例达到6.5%,并连续3年稳定在6%之上。从国际上看,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在国际上已排名第二位。

《公报》同时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比为76.9%,已经成为保障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主导力量。企业研发经费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

区域创新高地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效果凸显

持续加大的科技经费投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超千亿元省份数量较上年增加3个,达到11个,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效果显著。其中广东、江苏、北京和浙江的研发投入超过2000亿元。从国际上看,这些地区的研发经费规模已接近或超过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与上年相比,北京、上海、广东的研发经费增幅分别为13.0%、12.6%和15.0%,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此外,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河南等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研发投入跻身“千亿省份”行列,投入增幅均在10%以上,有力支撑地方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财政科技投入是研发经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规模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出现小幅下降。2021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止跌回升,并超过201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0766.7亿元,实现连续3年保持在万亿元之上。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达到6971.8亿元,较上年增长10.0%。

玄兆辉分析,经过30年发展,中央和地方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占比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1990年,中央和地方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占50%,2021年地方财政占比进一步提高到65%,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居主导地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他说。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将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然而,从投入来看,中国研发经费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2020年美国的3.45%、德国的3.14%、日本的3.27%、韩国的4.81%等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玄兆辉说。

刘辉锋也指出,横向来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基本保持在12%~23%之间,“中国要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平,仍需要长时间积累和追赶。未来中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乃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优化和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尤其要大幅提高基础研究的比例”。

玄兆辉强调,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仅为0.5%,相比之下,欧美创新强国的占比普遍在5%以上。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经费长期在低位徘徊,投入规模低于美、日、德、韩等国。如果不能优化调整研发经费投入结构,将不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链短板等问题。

“因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仍需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刘辉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研发活动、落实激励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随着相关政策加快扎实落地,中国的研发投入水平将实现进一步提升。

 
上一篇:传统“开笔礼” 开启新学期 
下一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