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激励青年人才挑大梁(科技自立自强)
2022-08-10 18:16:08       来源:      编辑:      

  核心阅读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减负行动3.0)。此次行动聚焦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起步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问题,推动减负行动效果持续深化,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78.39%。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减负行动3.0”)。

  拓宽成长通道,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

  如今已是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的武恩秀,去年7月在天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那时,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请已经截止。没有资助,研究就进行不下去。正当犯愁时,天津大学的自主创新基金以及他所在实验室的开放基金项目雪中送炭。武恩秀研究的是新型二维半导体器件,经过一年探索,他不仅在该领域取得不少突破,还在物联网前沿领域部署了课题。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副司长汤富强介绍,为制定减负行动3.0,科技部组织了专题调研,了解一线青年科研人员的诉求。调研显示,科研资助的机会少、稳定性差,缺乏稳定资助,难以聚焦某一方向开展长周期的深耕研究,是青年科研人员反映的最普遍问题。

  聚焦起步成长通道窄的问题,减负行动3.0中的“增机会”举措提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设立职业早期青年人才培养专项,对新入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给予不少于5年的非竞争性科研经费支持等。

  由于资历浅、能证明研究实力的成果少,青年科研人员在与资深科研人员同台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此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已有的面向青年科研人才的支持专项,资助规模和资助范围相对有限,崭露头角难度大。

  减负行动3.0提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新立项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中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比例不低于50%;在中科院新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指挥部中,新设立副总师岗位,由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等。

  武恩秀感慨:“青年教师开始独立科研,走好第一步是关键。减负行动3.0的支持政策,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优化考核方式,工作日用于科研时间不少于4/5

  激发创新活力,科技管理改革既要善于做“加法”,还要善于做“减法”。

  近一段时间,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徐晓明带领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氢燃料电池测试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上。日前,测试设备已完成调试,提供给合作客户使用,在成果转化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氢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研究难度很大,我们能坚持下来,得益于团队的韧劲,还有相对宽松的考核环境。”徐晓明说。

  评价考核压力大,是青年科研人员集中反映的另一个问题。减负行动3.0提出,合理评价青年科研人员实际工作贡献,对履行岗位职责、参与的科研工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成果转化成效等情况均作为贡献予以认可,避免仅以有署名的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依据。

  此外,青年科研人员还面临着考核评价周期短、过于频繁等情况。减负行动3.0提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考核评价中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

  青年科研人员还反映,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极大压缩了科研时间。回应呼声,减负行动3.0的“保时间”措施提出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列席接待性会议;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聘用科研助理,将青年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减负行动3.0还推出“强身心”举措。包括加强职业生涯启蒙培训,配备高水平科研、创业导师;推动科研单位定期组织心理咨询疏导和文体活动,倡导“每天运动1小时”等。

  发放政策红包,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

  汤富强介绍,减负行动3.0为期1年,分3个阶段展开。2022年9月底前,广泛部署动员,摸排情况,找准卡点堵点;2022年12月底前,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完成各自层面的措施办法制修订出台工作;2023年6月底前,各项措施办法全面付诸实施,减负行动3.0全面落地见效。

  为科研人员减负,多部门近年来密集发出“政策红包”。

  直指“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以及“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症结,2018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即减负行动1.0。

  瞄准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等方面的不足,政策再次发力。2020年10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即减负行动2.0。

  “减负行动1.0、减负行动2.0各项举措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已转为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汤富强说。在前两次行动的基础上,减负行动3.0进一步聚焦青年科研人员这一群体精准发力。

  减负行动带来的好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师、副研究员周成深有体会,“减负行动3.0中的 ‘减考核’‘保时间’等举措,可以让青年科研人员沉下心做研究。” 

  “我国的创新实践证明,青年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能够挑大梁、当主角。”汤富强表示,接下来,科技部将联合各部门,推动减负行动3.0扎实落地,让政策的红利激发出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0日 15 版)

 
上一篇:广州更新引进人才入户细则 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参保即可落户
下一篇: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越来越浓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