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教育部:十年来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22-07-20 08:31:13       来源:      编辑: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 今天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十年来,高校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会上,雷朝滋介绍了高校取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十年来,高校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67%的奖项,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获得了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外,中国科技大学牵头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等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

雷朝滋表示,高校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聚力打造“国之重器”。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72%的奖项,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速铁路、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

北京大学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助力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实现了产业化。湖南科技大学领先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南昌大学开创了世界LED照明第三条技术路线,解决了LED照明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上一篇:用心用情交出高质量“就业答卷”
下一篇:我科学家牵头发现“雾绕双星”恒星系统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