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中国正成为让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2022-01-30 09:32:56       来源:      编辑:      

原标题:中国正成为让人才大有可为的沃土

  艾爱国(左一)在湖南湘潭湘钢高级技工学校焊接实习基地检查学生的焊接作业。新华社发

  吴天一(右二)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指导学生。新华社发

  陆元九(左)在实验室与同事探讨问题。新华社发

  2021年7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下线。新华社发

   【人才强国进行时】

   可以减少10%风阻的速滑服、不会融化的“冰雪”、暖意融融的“零碳小屋”……连日来,我国自主研发的科创成果频频在北京冬奥会会场闪亮登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已从2012年的第34位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这也是中国自2013年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第9年稳步上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对我国发展的支撑作用前所未有,中华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淀粉。是不是很神奇?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发布最新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具有革命性影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是人才问题。”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吴江说,“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产生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拥有创新的主导权。”

   人工合成淀粉的成功,是我国人才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刘兴胜,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性变革。

   2007年,刘兴胜举家从美国回国,到陕西西安创业。2018年,他创办的炬光科技成为首家在材料处理与增材制造领域获得“光电子行业的奥斯卡”——棱镜奖(Prism Awards)的中国公司。

   “炬光科技虽处于西北地区,但在党和国家人才政策的鼎力支持下,成功会聚了众多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国研发合作能力的专家,为企业保持行业前沿科研实力提供了源头活水。”刘兴胜说,“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进行全球人才布局,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育、凝聚人才,使得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密集回报期。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大幅提高,从“嫦娥”飞天到“蛟龙”入海,从“天眼”探空到“墨子”传信,从北斗组网到神威超算,从5G商用全面推进到新冠疫苗加速研制……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井喷式”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节节攀升,人才优势更多更好地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回收卫星”概念提出者陆元九、高原医学事业开拓者吴天一、“大国工匠”艾爱国等多位顶尖人才颁授“七一勋章”。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功立业。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说。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每一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亲自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发国家科技大奖。逢年过节,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看望德高望重的科技专家。每当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专家学者到北戴河休假时,习近平总书记会委托中央领导同志前往看望,表示亲切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对专家人才的关心重视,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各地普遍制定了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多地省委书记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高度自觉,人才工作驶入快车道。

   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持续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包容开放的政策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引燃了全球英才来华创新创业的持续热情。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75亿人,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

  以人才实力夯实发展底气

   2021年4月1日起,“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贡献中国力量。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我们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认为,“人才实力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底气。”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随着专业技术人才从2010年的5550.4万人增长到2019年7839.8万人,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

   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促进研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激发了研发主体投入热情,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C919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

   这是波澜壮阔的征途,这是万马奔腾的时代。在人才强国战略的铿锵洪流中,90后创业者魏博绘出了一幅亮丽的青春图画。

   2015年夏天,魏博从银行辞职,来到广东深圳,在城中村的一间民房中,创办了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吸引了大批港澳青年人才从事动画设计和创作软件研发。2021年,公司已成为国内数字创意产业的领军企业,估值达70亿元。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吴江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才必将以昂扬的姿态和卓有成效的业绩,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

 
上一篇:“中国饭碗”里有“人才力量”
下一篇: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五子”联动 构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