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濒危珍稀植物“白鸽”缀满头 “植物活化石”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谁是花丛中的“双‘MA’CP” 谁的叶片既像鹅掌又似马褂 谁的果实作用似巴豆 …… ▲国家植物园的夏日植物 百万年来 我们和数百万个物种拥有同一座家园 但至今 面对身边司空见惯的生物 我们可能连它们的名字都不知道 好奇是认识自然的开端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来认真完成一项发现 “神奇物种在哪里” 的任务吧! 领到任务的总台记者王冰冰 在科普达人“无穷小亮”张辰亮的助力下 走进挂牌“满月”不久的 国家植物园 开启了初夏寻“宝”之旅 01生物多样自然才完整、世界更美丽 ▲研究“招蜂引蝶”工具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7万余种,大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为了更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植物园成为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国家植物园目前是1.5万种迁地保护植物的家,也是很多本土植物“土生土长”的家。在这里,我们遇到了马兰花、蜡梅等常见植物;也找到了水杉,珙桐等珍稀植物物种。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张辰亮觉得并不需要过多解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意识。大自然越神奇,生物越多样,世界就越来越美好。“当一只蝴蝶从你身边飞过,你觉得它好看,这就是意义。” 02昆虫是我们最易接近的野生动物 ▲观察大蚊幼虫、金绿宽盾蝽 国家植物园里樱桃沟的小溪,是张辰亮的乐园。当王冰冰还沉浸在“金绿宽盾蝽”的名字为何这么难记时,张辰亮已经跑到桥下寻找水生昆虫了。 钩虾、涡虫、蜉蝣、龙虱、大蚊幼虫……这些别人不太留意或惧怕的虫子被他拿在手中观察。对于它们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他如数家珍。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史前它们曾“称霸”地球,后来环境变了,一些最终以现在的面貌生存下来。钻研昆虫的世界,张辰亮很上瘾。他觉得,很多昆虫都是“活化石”,它们是我们”最容易接近的野生动物“。去观察它们,会得到真正的放松。 03把爱好变成工作对我是一种幸福 ▲观察龙虱 重度昆虫爱好者、《博物》杂志副主编、科普视频博主、社交平台红人……随着制作的科普内容火遍全网,张辰亮身份标签不断增加。 科普短视频好做吗?张辰亮坦言“能存留下来是一个‘奇迹’。” 深耕十年,他收获了千万量级的粉丝,知识科普工作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为什么还能坚持?“把爱好变成工作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幸福,一种是痛苦,目前我属于前者。”张辰亮相信“如果别人多年的疑问被你解决了,那么这样的科普就成功了。” ▲打卡植物图鉴 一花一木一世界 自然的神奇 在于探索、 也在于保护它们本真的样子 用更多好奇与热爱 就会发现多样的自然世界里 即使身边的司空见惯 也有那么多意外的精彩 关注央视新闻 《了不起的朋友们》 下一位朋友是谁 我们到时见 特别鸣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植物园 北京市园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