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全力以赴稳市场主体
2022-05-15 15:47:16       来源:      编辑:      

 【稳中求进看大势】

光明日报记者 刘坤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聚焦紧迫问题,及时疏通堵点卡点。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今后,在保供稳链、助企纾困等方面,我国将如何进一步发力,更好稳住市场主体?

全力以赴保通保畅

3月以来,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疫情多点散发,导致一些企业停工停产。此外,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增加了中下游企业成本,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影响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针对相关问题,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了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同时,各部门各地加力施策,打出保供稳链“组合拳”。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派出前方工作组靠前指挥,“一企一策”为重点企业制定复工复产流程;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防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等领域,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搭建了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等。

目前,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全力以赴保通保畅,稳定产业链大循环,这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确保重点企业稳定生产,推进各地保通保畅重点企业“白名单”区域互认,协调细化实化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重点行业稳定运行,集中资源优先保障汽车、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和医药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确保重点区域产业畅通循环,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集聚区,促进区域协同复工复产。

纾困举措密集出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面对复杂局面,超1.5亿户市场主体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各部门积极行动,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政策举措,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等。

同时,各地也密集出台纾困举措。浙江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一企一策”建立清单和问题台账;福建泉州为工业企业开辟快速服务通道;深圳推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针对六类不同市场主体,量身定制全链条服务机制……

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环比提高2.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在调查的7项政策中,企业对减税降费政策获得感尤为突出,政策满意度为85.8%。

辛国斌表示,要推动已出台政策更好地落地见效,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制定完善应对预案,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其中,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方面,组织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组织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努力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市场主体的生机与活力离不开好的环境。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六个方面明确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项重点举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相关政策举措将有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进而稳定发展大局。

“要以点上的改革破局为大局的稳定保驾护航。”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真正贯彻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力行简政之道的理念,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

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辛国斌表示,今后将支持重点领域实施节能降碳重大技术改造,引导基础电信企业适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设。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加速5G技术与能源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同时,全力以赴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看来,我国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国民经济运行整体效能明显提升,内需完整性与外需支撑力增强,有能力有条件顶住下行压力和风险,有底气有信心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上一篇:社区疫情防控如何做到“四早”?这些工作要做好!
下一篇:外交部:坚决反对日欧炒作涉华议题,已提出严正交涉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