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荒谬!西方“躺平”论可以休矣
2022-05-01 10:28:28       来源:      编辑:      

4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动态清零”做法是中国防控疫情的制胜“法宝”。随着各地工作持续有效推进,我国疫情防控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我们发现,现在仍有少数人在网络上鼓吹中国应效仿西方“全面放开”“与疫共舞”。

太多事实可以告诉你这想法有多么荒谬。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4月30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3017380例,累计死亡病例1020510例;与前一日6时30分左右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91699例,新增死亡病例432例。口头上喊着“贼爽”,但其给民众带来的伤害却堪称惨痛。

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曾有报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约20万名美国儿童生活在失去父母的痛苦中。本来可以快快乐乐地享受童年,而今却沦为了可怜的孤儿。面对如此情境,叫嚷“全面放开”不觉得脸红吗?生命是最大的人权,《柳叶刀》研究表明,疫情暴发以来到今年3月,全美“超额死亡”人数已逾110万。标榜着“人权卫士”,却放任悲剧发生,这般做派实在令人惋惜。

先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患者感染新冠后的头几个月,即便是轻症病例,他们大脑的整体体积有所萎缩,这部分脑组织的损伤与认知功能缺陷有关,也影响嗅觉等功能。令人实为不解的是,面对病毒伤害,2月末英国政府竟然宣布实施“与新冠共存”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解除所有新冠限制措施。

可叹可悲!面对新冠病毒,西方国家却选择视而不见,是在拿民众生命安全当儿戏。对于英国政府“与新冠共存”计划,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研究所所长、牛津大学教授詹姆斯·奈史密斯就一针见血地评论:这实际上是“通过感染病毒而与病毒共存”。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仍然采取放任不管、自欺欺人的方案,甚至连检测也不管,彻底“躺平”。这样的作为,令人大跌眼镜。给这样的行为“点赞”的那一小撮人,也不得不令人怀疑其别有用心。

还有人鼓吹实行“全面放开”“有助经济”。从现实来看,如此这般就是天方夜谭。由于防疫的不力,美国疫情在全世界最为严重。由此,还导致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以及史无前例的社会危机。美国商务部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降1.4%,是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萎缩。那些认为“全面放开”有助经济的人,难道还不该“闭嘴”吗?

“全面放开”“与疫共舞”,自始至终都广受指责。全球1200多名科学家就曾在《柳叶刀》发表联署文章,批评急于解封既不道德也不科学。世界公共卫生协会联盟主席、意大利卫生部新冠疫情顾问沃尔特·里查尔迪也表示,那些认为新冠疫情已经结束的观点和部分国家放松疫情防控的做法都不可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经济全球化遭遇强大阻力,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全球发展赤字有增无减。必须正视疫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否则只会让人民陷入未知的“新冠后遗症”中。(洪琦)

 
上一篇:上海抗疫故事|北蔡!北蔡!(三):联勤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一脉茶香生深情——浙江白茶苗扎根黔湘川山村增收脱贫记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