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及,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在保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大背景下,如此数量庞大的新生就业群体,在促进劳动力市场更新新鲜血液的同时,就业难的担忧也同时出现。而职业技校学生还未毕业就被抢空,每个同学手上都有2-4个录取通知书。由此可影射出技能人才短缺严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
仓澜教育看到职业教育市场庞大的需求,以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为理念,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开展新兴产业领域人才培养,深化阐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定向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融合 盘活办学机制
职业教育既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也要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确定了“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重点推进“引校进企”“引企驻校”,着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对接,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实用性、针对性不断提高,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优化布局 改善发展环境
下好职业教育“一盘棋”,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十四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5G技术等新科技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仓澜教育积极做出调整,培训项目由“传统职业技能培训”转为“国家急需的高精尖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对学员课程、实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
加强内涵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计划
仓澜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法改革,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
提升内涵建设,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