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闲置旧宅迎来不锁门的“新主人”——深圳上围村见闻
2022-02-08 10:37:15       来源:      编辑:      

新华社深圳2月6日电题:闲置旧宅迎来不锁门的“新主人”——深圳上围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周科、梁旭

像被魔幻的画笔点过,上围村变了。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上围村看到,曾经遭垃圾封堵的村庄已是焕然一新。青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色彩鲜艳明快的绘画、陶艺、雕刻等作品随处可见,艺术家工作室、博物馆、展览馆星罗棋布,大红灯笼、油纸伞等点缀其间,恬静的村居生活伴随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2月6日,游客在上围村参观。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客家老村,坐落在樟坑径河上游,因三面环山且位于山脚下像个盆地,故取名上围村。

以前,上围村可不是这番模样。20世纪90年代,上围村在产业转型中引进不少“三来一补”企业,投资建成上围工业园区。随着企业和居民逐渐增加,污水流入河道,垃圾堆积如山,危险隐患重重。

“许多村民丢下旧宅子,纷纷迁走了。”村民房镜清说。

2017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设计师,纷纷走进上围村。

陈荣鸽是最早一批入驻上围村的设计师之一,他在这里制作私人订制产品。“我的工作室后面有个公园,最开始是垃圾场,非常影响创作激情。”他说。

如今,垃圾堆里的一块块废铁皮,在他手中变成了精美的器具,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会去他的工作室参观。

  2月6日拍摄的上围村幽静小道。新华社记者梁旭 摄

比起陈荣鸽,王利军是一位“无心插柳”的画家。2019年,随便来上围村走走的王利军觉得这里很漂亮,就直接住了下来。他在村里找了一个带庭院的房子,找来一个废弃乒乓球桌用作平时画画的地方。他还用自己的乳名“麦平”在这里建了工作室。

如今,在快节奏的深圳特区,上围村算得上是一个“慢生活”的幽静之地。来了就是客人,喝一杯好茶、碰撞一下思想,这里的“新主人”相互串门成了新邻居,他们还会带访客走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情画意之景。

“平时给别人画画,闲暇时就到邻居家坐坐,大家外出都不用锁门。但这里的艺术家们也不只是‘闭关’创作。”王利军说,之前村里有些破败的房子,经过艺术家们改造变成了展厅,“我们想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陈传沛是一名涂鸦师,他给村里的围墙涂上了墙体彩绘。“我正在做一些乡村活化项目,上围村的经历给了我很多灵感,这里不仅有艺术家营造起来的氛围,政府做的配套设施也很完整。”他说,“很多村庄面临人口外迁、祖屋荒废的问题,我希望保留本地文化,重新展示给世人。”

截至目前,上围村已引进油画、国画、木雕、篆刻、陶艺、摄影、设计等文化艺术人才近百名,文创机构(工作室)43家。

  上围村被艺术家们装扮一新。(受访者供图)

如今,一栋栋旧宅,在艺术家的手中重获生机。以樟坑径河为主线,连接起水系两侧分布的百年客家碉楼、祠堂、休闲广场、九龙墙、半月湖等各类要素,一条独特的客家文化风情带正在上围村加速形成。

 
上一篇:广西德保县已划定中高风险区各1个
下一篇:近三成职场人春节开销超月收入,您“剁手”了吗?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