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为进一步聚焦发展目标,凝聚教育共识,提升专业素养,促进高质量发展,一场为期三天,大咖云集,充满思想与观点碰撞的世外教育集团2021年暑期校长培训会在合肥世外小剧场拉开帷幕。来自世外教育集团所属的母体校、直属校以及托管校的一百余名校长参加了此次培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高水平的专家讲座也向合肥当地学校的校长们开放,现场共计300余位校长欢聚一堂,共商教育话题。



夏雪梅
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培训首先邀请上海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教授做“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分享。

什么是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夏教授认为,项目化学习是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在学校活动领域、学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相关项目成果。
项目化学习要把握育人方向,全过程融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等元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沟通与合作等重要的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因此项目化学习也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素养导向的学习与课程形态之一。

如何去选择一个项目?
夏教授指出,老师们要从儿童的视角发现问题,要基于儿童的兴趣确定项目。这个问题源自于儿童,但要高于儿童,再把儿童关注的问题做转换性交流,变成能够引导儿童向上发展的项目。她认为,这非常考验教师的转化能力。
什么才是一个好的项目?
夏教授认为,一个好的项目需要关注其背后可迁移的知识和能力。要关注项目对于整个人的发展价值和意义;二是在项目当中能体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没有思维的项目不能称之为项目,只能称之为活动。

如何开展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学习?
夏教授通过丰富的案例指出,要基于开放性、真实性的问题,综合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各方因素,引导学生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像诗人一样去创作,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架、学习的支架。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新的情境当中能够去牵引他的所学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夏教授还特别强调,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促进个体学生在群体学习当中的发展,特别要关注那些做得不是很好的学生,请他们来分享,发现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重点关注儿童的反思性思维,反思的迭代。
最后,夏教授鼓励各个学校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项目类型、适合学校的课程类型去做适当的核心素养下的项目化学习启动,并逐步深入推动。

张悦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