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金融市场的开放步子加大
2019-10-18 13:30:11       来源:      编辑:admin      

本周,市场传来重磅信息,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将渐次打开,中国金融融合于世界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国务院修订了外资保险公司和外资银行的管理条例,此次修改的内容主要是几个方面,包括降低准入门槛、扩大业务范围、简化业务开办条件等。

金融市场的开放首先是降低进入的门槛,比如现在可以同时设外资银行或者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子银行和分行可以同时设立;其次是扩大业务范围,比如增加了一项“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允许开办更多的业务;第三是降低业务开办的条件,比如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的定期存款从每笔不少于100万元变为50万元,这有利于外资银行更好的吸收存款。

银行和保险同步开放,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开放也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表,这对未来中国金融乃至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就是说外资在金融领域中不断地向国民待遇方向靠拢,外资金融机构与内资金融机构逐渐在同一起跑线上开跑。此消息一出,股市中的大金融板块拉出了行情,上证指数在本周盘中再度向上冲击3000点整数大关。

其实,金融市场的开放影响力还不在当下而在未来,其最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有多大,恐怕现在还难以估量。中国股市发展的30年来,起初是一个封闭的市场,不要说对外开放,就是沪深两地交易所间也是封闭的,当年上海人买深圳股票、深圳人买上海股票都被认为是“资金外流”的违规行为,后来两地市场互相开放了,再后来开放了B股,再再后来QFII、RQFII进来了,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来了,现在更大的布局来了,值得关注的是,一头QFII、RQFII取消了额度,而另一头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不断提升配置的权重,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哪一天外资蜂拥而入,这市场是否畅通无阻了?现在时间还没到,相信这一天总会来的。

能吸引外资大量介入,说到底还是中国股市是否已经真正到了价值洼地,是否真正成了国际资本愿意来掘金的矿藏,这才是最主要的。有几个视点还是值得关注的,首先是中国股市走了12年,上证指数从6124点走到现在还在半山腰,这市场趴得也太窝囊了,另外这个市场的低估值股票也太贱卖了,5倍市盈率、只有0.6、0.7倍市净率的股票比比皆是,从一个角度而言,这市场疲弱不堪,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不就是这个市场最能成为国际资本觊觎的标的股吗?所以,相信国际资本蜂拥而入的日子总有一天会到来,现在时机未到,时机一到,挡都挡不住的。

在股市的半山腰中,大盘还在小幅震荡,目前在半年线2950点处还需要检验是否是有效支撑,如果半年线坚如磐石,那么今年的第四季度还会有最后的一跃,去冲破前两个高地3048点和3042点。从去年到今年,每一个利空都成为市场向下突破的推手,现在这种利空暂时消除,市场一次次地挺了过来,所以震荡市中高抛低吸做做差价机会还是蛮多的。

 
上一篇:统计局:2019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 -房产频道-和讯网
下一篇:70年,中国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取得科技突破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