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年报披露不能患上“拖延症”
2022-06-20 13:42:11       来源:      编辑:      

  年报季早已结束,部分公司却患上“拖延症”,迄今仍未披露2021年年报。近期,证监会对7家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立案,认定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对于年报延期披露的原因,大多数公司归结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影响。例如,ST辅仁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进度未达预期,主要是受疫情防控出行限制和审计工作安排影响。

  如此理由并不能说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毕竟A股市场近4800家公司绝大部分都如期“交卷”。且根据监管部门以往调查显示,上市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背后,往往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风险内控制度流于形式、高级管理人员不勤勉尽责密切相关,还可能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大额资金占用、财务舞弊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从被立案公司此前基本面来看,多数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为亏损状态。投资者难免合理怀疑,所谓的因为疫情或审计工作导致年报“难产”,不过是个挡箭牌,实则是业绩羞于见人,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

  按期披露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基本的法定义务,对维护证券市场公开透明秩序、保护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不管年报成绩如何,上市公司都应该让投资者及时了解过去一年经营状况。一时业绩之差并非不能为市场所接受,故意隐瞒欺骗行径却实属恶劣,既侵犯了投资者知情权,还破坏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对证券市场法律规则严肃性的严重藐视。

  监管部门对此类不按时交“成绩单”的行为一直予以严厉打击。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启动专项执法行动,对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立案调查,并对其中存在虚构采购合同、虚构代付业务、凭空进行票据背书等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将其移送公安机关。

  可见,故意拖延披露年报既有损上市公司信誉,导致的后果也是上市公司难以承受之痛。按照相关规定,未及时披露年报的公司,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对于已经“披星戴帽”的企业,则可能被终止上市。这无疑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严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考虑到了疫情等不可抗力的切实影响。今年10余家逾期未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吉药控股、紫鑫药业等位于疫情较为严峻地区的企业,暂时未被监管立案。此外,去年证监会还发文规定,部分确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公司可以延迟披露年度报告,并可先行披露主要经营业绩。这体现了监管层在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用心呵护市场主体成长的监管温度。当然,这种温度是以上市公司守法合规来托底的,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监管绝不会手软。

  总之,故意拖延披露年报绝非明智之举,所谓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该面对的问题终究还得面对。上市公司应及时进行信息披露,清楚展示企业经营状况,如实说明业绩波动原因,切实尊重投资者知情权,维护好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清澈透明的良好生态。

 
上一篇:激发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活力 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
下一篇:甘肃5亿元奖补资金 引导市县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