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5月信贷、社融总量回暖结构待改善,政策或需再加码
2022-06-13 11:12:17       来源:      编辑:      

  备受市场关注的5月金融数据出炉:信贷、社融较去年同期多增,M2增速回升较快,但在总量超预期增长的同时,市场对结构不佳的担忧同样存在。

  中国人民银行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79万亿元,M2同比增长11.1%。

  居民部门贷款由降转增,但信贷结构未见起色

  从结构上看,5月新增贷款依然更多依靠于短贷和票据贴现,新增票据融资规模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住户部门新增贷款由4月的减少2170亿元转为增加2888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少增3344亿元。

  中信证券认为,5月份金融数据在总量上已经验证了“宽信用”复苏,虽然结构上仍然存在瑕疵,但是整体趋势更加明朗。

  该机构指出,从住户部门贷款看,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显示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不强,且住房贷款数据一般滞后于地产销售,目前地产景气度相对低迷,后续仍待销售回暖;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同比多增34亿元,这表明5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居民线下活动增加,也促进了消费贷和信用卡需求回暖,但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的疫情仍有反复,居民收入和预期承压,导致居民短期贷款回暖幅度有限。

  中金公司也指出,整体来看,5月信贷结构未见起色,新增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合计占新增人民币贷款比重升至52%,略低于今年2月的58%;新增票据融资占比虽降至38%,但仍位于2018年以来的高点。对于信贷结构的偏弱市场此前也有一定预期,5月中下旬起票据利率便有所回落,短期限票据转贴利率也再度逼近0%附近,一定程度表明了银行信贷投放压力较大。

  红塔证券则认为,5月信贷数据回暖的背后主要有两个逻辑,一是疫情褪去经济修复带动信贷需求增加;二是在财政货币政策推动下,宽信用行情重新归来。

  社融或逐步进入回升状态

  在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的拉动下,5月社融新增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社融余额同比10.5%,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结构上看,在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多带动下,表内信贷(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从4月31%的较低水平回升到了64%。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为38%,主要由于财政政策加快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提前。表外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保持减少态势,三项分别减少132亿元、619亿元、1068亿元。直接融资新增较少,5月企业债券融资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969亿元;股票融资292亿元,同比少增425亿元。

  安信证券则预计,社融在经历前期的大幅下滑后,逐步进入回升的状态中,但这一回升斜率将较为平缓。

  此外,5月M2同比增长11.1%,M1同比增长4.6%。

  中信证券指出,M2大幅增长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稳增长目标下,货币环境宽松、财政投放加速,另一方面是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而M1下滑反映房地产销售较弱,同时企业的盈利预期不佳,持有灵活资金的规模也随之降低。

  “仍需政策进一步放松加码”

  总量回升的同时结构不佳,市场对后续信贷和社融能否延续5月走势,以及货币政策如何发力,格外关注。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政策进入稳增长窗口期,短期流动性环境偏宽松,带动社融增速回升;往前看,融资需求改善的可持续性可能主要取决于地产周期能否企稳回升,同时关注下半年海内外通胀是否成为国内货币宽松的制约。从政策发力的角度看,虽然当前财政政策效果可能更好,但考虑到各项制约,货币宽松可能起到更大的实际作用,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扩充基础货币、以及短期进一步降息等。往前看,融资需求的真正改善可能仍有赖于地产周期的企稳回升。

  “当前信贷需求的核心制约或仍在居民端。虽然6月以来上海和北京疫情防控多转向常态化管理,但居民出行、线下消费等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居民端信贷需求的回暖修复可能仍需时间。”中金公司指出,目前来看,稳增长压力仍在,激发实体信贷需求回暖可能仍需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加码,除给予银行更多的信贷额度外,利率的调降也较为关键。

  光大证券指出,当前疫情形势正在逐步好转,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信贷增长的稳定性正在加强。此时如果政策再适当加加力,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那么便不难把二季度经济稳住,并使得下半年有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金融机构更应迎客上门、主动出击,加快已授信贷款的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牢牢占据不可多得的信贷额度,以便未来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平台乱象多 定价看心情?警惕数字藏品交易风险
下一篇:北京新增61例均与之有关!天堂超市酒吧什么来头?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