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基建投资持续加码 新政策新工具有望密集推出
2022-05-23 08:56:29       来源:      编辑:      

  刘丽靓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总投资5333亿元。基建投资扛起稳增长大旗。业内人士指出,后续稳增长力度将持续加码,新的促进基建投资政策和融资工具有望推出,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逐步回升。

  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更加重要位置。

  从先行指标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4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8.0%,有利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下阶段,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用好政府专项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有效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带动社会投资,全力促进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在央企层面,日前,国家能源集团集中开工11个电力项目,总投资861亿元,包括陆上新能源基地、海上风电、大型水电、煤电扩容升级和天然气发电等,总装机1238万千瓦。今年以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多地重大工程项目相继中标并开工建设。如山东裕龙石化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17.2亿元。

  从地方来看,各地力促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5月13日,26个省市公布的省级重大项目计划当年投资额合计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近70%为在建项目。16个省市公布的2022年综合交通投资目标合计超过2万亿元,同比增长9.3%。新基建方面,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从国内电信运营商资本开支情况来看,新一轮电信网络建设周期或已开启,5G投资正加快增长。此外,今年开启的“东数西算”工程预计每年投资额或超4000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基建投资是今年稳增长的核心抓手,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10%。

  “基建投资加快推进和制造业投资平稳增长将继续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

  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

  作为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专项债发行使用节奏进一步加快。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今年以来各地已经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万亿元。

  “预计5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或在5000亿元到6000亿元。”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认为,今年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财政资金将十分充足。

  从投向来看,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近日表示,2022年专项债券在继续重点用于9大领域的同时,也将合理扩大使用范围,包括新基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等领域将成为专项债券未来的重要投向。

  在专项债发力的同时,其他融资渠道也进一步拓宽。近日,银保监会召开会议表示,支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人民银行也发文明确,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等。此外,PPP模式正加快推广运用。今年一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123个,投资额250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组合拳”靠前发力、适时加力,今年资金端和项目端的“紧”和“缺”将得到有效缓解。

  增量政策工具箱或打开

  “一系列稳投资的政策举措既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又着力为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随着政策的落实,投资必将为稳增长贡献更大力量。”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表示。

  “4月份经济增速可能是今年的低点,未来增量政策工具箱或将打开。”长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蒋飞认为,5月、6月存在继续降息、降准的空间,今年还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加快优化调整。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近期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显然已超出传统财政货币政策的范畴,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将对二季度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预计财政政策将保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货币政策除靠前发力外,还将综合运用总量和结构工具适时加码,二季度降准、降息仍值得期待。

 
上一篇:奥迪广告文案涉嫌抄袭 刘德华也跟着道歉
下一篇:千方百计夯实稳物价基础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