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汪泓: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更应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2022-05-22 14:12:05       来源:      编辑: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记者 李佳佳)新冠疫情叠加地缘矛盾,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否受到影响,又将如何应对?在20日晚举行的“中欧教授话未来”之主题为“纷繁世界格局之下的中国经济”线上研讨会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性大大增加的大背景下,中国更应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市场,尤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粮食及能源供应紧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各类风险相互交织作用下,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对此,汪泓着重从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汪泓认为,由于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油气占能源消费不到30%,油气市场切换导致的高油气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和经济运行的冲击相对可控。

  但她也指出,世界市场油气价格飙升极大地增加了进口成本,从而推高中国工农业生产成本,并传导到下游的消费端,形成通胀推力。同时,由于油费大约占中国公路货运成本的40%,油价上涨会对中国公路货运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粮食安全方面,虽然主要粮食出口国减少出口将直接威胁全球粮食供应,但对中国来讲,这对中国国内的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供应影响有限。

  数据显示,中国口粮自给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稻谷完全自给,小麦自给率为95.4%,玉米自给率近年稳定在98%以上。

  不过,中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仍占比不小,尤其大豆和油料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的两种产品,“这值得警惕”,汪泓说。

  复杂的外部环境也让本已不堪重负的全球供应链遭受到新的冲击。不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全球海陆空运输业均面临较大风险,同时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链受到打击。中国是最大的能源、矿产和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国,金属矿产的进口量至少占了全球一半。进口大宗原材料价格和运输成本的上升,直接传递到工业品导致PPI价格上涨。从PPI向CPI,价格会从生产品向消费品慢慢传递。汪泓认为,目前这种价格传导过程还会持续。

  汪泓认为,为了有效应对国际形势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合作;在供应链、产业链方面,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重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国内大循环;在粮食安全方面,要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实现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在能源安全方面,统筹考量“双碳”战略与能源安全,加强能源供给多元化。尤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她强调,在俄乌冲突、地缘政治、疫情冲击的纷繁世界格局下,全球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可抗拒,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不可改变,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寻求合作,真正实现世界各国的和平、合作和互利共赢,推进全球的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完)

 
上一篇:企业资金链紧张怎么办
下一篇:强服务优环境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