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房地产信贷风险总体可控
2022-05-09 09:07:45       来源:      编辑:      

  房地产信贷风险总体可控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受个别大型房地产企业风险显性化影响,房地产信贷风险有所抬升。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五大国有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且部分银行增幅较大。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当前的风险属于局部性、阶段性,房地产信贷风险总体可控。

  多重因素致不良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五大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均有所增加,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79%、3.39%、5.05%、1.85%,分别较上年末上升2.47个、1.58个、0.37个和0.54个百分点。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局部领域、个别客户的风险释放难以避免。”建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表示,局部风险不会影响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首先,房地产贷款占比已降至低位。“工行房地产贷款占比已降至6.5%,房地产信贷风险不会对全行的资产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工行副行长张文武说。

  其次,风险抵补准备已较为充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199.5%。也就是说,如果出现1元不良贷款,银行已准备好1.995元来对冲,部分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达300%以上。

  信贷风险之所以上升,根源在于个别大型房企的风险显性化。202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企利润下滑、资金链趋紧、债务违约频发。今年3月份,个别房企甚至无法如约披露年报。“少数风险大户贷款劣变,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上升。”张文武说。因房企出险,部分银行又收缩了信贷,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企的经营困难,进一步抬升了风险。

  对于银行的短期过激反应,监管部门已及时纠偏,目前房地产开发贷款已逐步恢复平稳。与2021年四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多增约1500亿元。

  此外,银行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愈发严格,也抬高了风险数据。记者从多地银保监局获悉,为确保风险真实、全面暴露,多地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已从“逾期90天计入不良”变为“逾期60天计入不良”,有些银行已将逾期30天的贷款计入不良。受此影响,此前部分被掩盖的风险浮出水面,房地产不良贷款数据有所上升。

  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较低

  目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46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的期限较长,多为20年甚至30年。虽然贷款期限长,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的信贷风险却较低,不良贷款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

  “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来源主要是借款人的每月收入,因此,资产质量与就业、收入密切相关,受房价波动的影响反而较小,这是我国与很多国家的不同之处。”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说。

  “从大型银行2020年初的实践看,疫情初期,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一度由0.29%上升至0.37%。”邹澜说,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贷款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疫情缓解,居民收入逐步恢复,贷款偿还也很快恢复正常。截至2020年12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已回到0.29%的水平。

  当前,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部分居民收入出现波动,可能无法按时偿还房贷。对此,国有行与股份行、城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已明确表示,满足条件的客户可申请房贷延期还款。

  风险化解不能松劲

  房地产信贷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须臾不可松懈。“防控要更加主动。”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部分房企的经营状况仍存不确定性。

  “缓解房企资金链紧张需供给端、需求端协同发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从供给端看,房地产开发贷款已基本恢复平稳,银行贷款的恢复正加快到位;从需求端看,多地银行已下调房贷利率,购房者的需求逐步释放,将有助房地产市场整体企稳。

  化解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推动房企之间开展并购。“国内优质房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开展大批尽职调查,后续相信会取得明显成效。”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说。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支持风险化解、行业出清。记者获悉,多家银行已安排专项额度,正稳妥有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推动足值项目与问题开发商脱钩,在“保交楼”中降低风险隐患。

  郭子源

 
上一篇:上海市消保委点名百果园:不能一味追求扩张而疏于管理
下一篇:易方达700亿顶流辞职,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已超百人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