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创新高!42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指标面临强退
2022-05-07 16:44:36       来源:      编辑: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年报季落幕,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数量创出历史新高。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42家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数量较2021年增长50%。

  2022年作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实施的第二年,A股或将迎来退市潮,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公司将逐渐退出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今年濒临退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退市新规的实施。退市新规的严格实施,对冲击财务退市标准者并不法外开恩。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渐形成,退市渠道逐渐畅通,“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

  财务类退市指标显威

  目前已披露的共有42家公司触及退市指标,面临强制退市,具体来看,沪深两市分别有18家、24家。九成以上公司都是因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沪市18家触及退市公司中,除*ST新亿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书,触及重大违法退市之外,其余17家均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其中,有8家公司触及一项财务指标而触及退市,*ST中房、*ST昌鱼、*ST厦华、*ST绿庭、*ST游久5家公司因为营收低于1亿元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而触及退市;*ST西水、*ST海医、*ST海创则是因为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触及财务类退市。

  另有6家公司触及两项财务指标,*ST拉夏、*ST易见、*ST中天因为2021年基本面未有改善,净资产继续为负且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ST明科、*ST罗顿、*ST金泰不仅营收低于1亿元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而且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而*ST中新连续两年触及三项财务类指标,该公司丧失持续经营能力,2020年初以来一直停工停产。

  深市触及退市的24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因为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触及退市;2家公司因为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而触及退市。*ST华讯、*ST长动因三项指标而触及退市,即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和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和往年相比,今年触及退市指标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这和2020年底出台的退市新规有关。根据退市新规,2021年年报披露后,上市公司若首次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指标,其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0年年报披露后股票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2021年若再次触及相关退市情形,将直接退市。这意味着2022年是退市新规中财务类退市指标集中显现效率的一年。

  常态化退市生态

  日渐形成

  退市新规中设置了营业收入扣除标准机制,营收扣除中关于新增贸易收入、非稳定业务模式等复杂收入扣除项目。为提升财务类退市指标可执行性,落实落细退市新规,2021年11月19日,沪深交易所发布指南细化这一扣除标准,比如:细化贸易、类金融业务扣除要求,明确将非正常交易合并取得的收入进行扣除。

  此举精准打击了壳公司,让处于退市边缘的空壳公司难在营收上耍花招。田利辉表示,退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是退市制度严格执行的结果,让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退市,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完善的具体表现,说明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渐形成,退市渠道逐渐畅通。

  在严格执行退市规则之外,监管部门还下了大功夫来确保“该退则退、应退尽退”,让退市公司“退得稳”。

  一方面,随着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试点不断扩展,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也不断增强,在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强力威慑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和风险大幅提升,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露出真面目。另一方面,强化退市公司监管,发布《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顺畅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同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强化退市公司信披,完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加强投资者保护。

  “随着注册制在资本市场的全面铺开,退市企业数还将增加。”一券商分析师指出,上市公司壳价值不断降低,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格局已经形成。大多*ST公司经营困难或呈现空壳化,基本面难以支撑股价,部分投资者仍寄希望于此类公司出一些挽救股价的措施,实际上这种行为如同火中取栗,风险极高,投资者要形成新的投资策略,提高风险意识和用脚投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上一篇:(上海战疫录)上海教育部门多措并举促进应届毕业生就业
下一篇:新疆驻村第一书记:兴产业促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