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上海成立专项基金助力实现基层医院妇科肿瘤诊疗规范化、标准化
2022-05-06 09:44:44       来源:      编辑:      

  中新网上海5月5日电 (陈静 高艳)卵巢癌一直被称为“妇癌之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育爱同行”妇科肿瘤专项基金5日正式成立,将致力于促进各方力量参与,提升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妇科医生的诊疗水平,规范妇科肿瘤的诊疗路径,实现标准化、精准化,以多种形式帮助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妇科肿瘤患者重拾对生命的希望。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杀手”,尽管近年来基因检测、靶向药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改变了很多肿瘤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无疾病生存期和整体的五年生存率,但卵巢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妇科主任医师王育教授是该专项基金的发起人。她对记者说,随着医学的发展,针对恶性肿瘤的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层出不穷,手术技术不断精进和提高;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在更新换代,给人类攻克恶性肿瘤带来越来越多的武器;检测手段的多样化,也为人们更早、更精准地发现恶性肿瘤提供了帮助。

  “但由于地域差异、交流阻碍、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不少妇科肿瘤患者得不到规范有效的治疗;受医疗水平、检测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全国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还达不到完全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甚至很多患者因为个人或者家庭的经济原因,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这一系列原因正是成立‘育爱同行’妇科肿瘤专项基金的初衷。”王育直言。

  “从医三十年,身边医治过的肿瘤患者的一段段经历,让我对卵巢癌疾病诊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不断进展的认识和思考,灵魂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日益加重。”这位专家表示,“我觉得作为一名医者,不仅仅要关注疾病本身,更要关注整个社会和整个人群;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技术的发展,更要关注发展的前沿和整体医界的同步;不仅仅要尽力救治自己所接诊的患者,更要把目光投射到视线所无法触及的各个角落。”

  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是由宋庆龄先生所创办的中国福利会发起的、于1986年成立的一家5A级公募基金会。成立36年来,该基金会始终秉承慈善精神,积极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各项公益活动。王育希望借助社会各方力量,以公益慈善为助力,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医院和患者受益,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可以负担得起的治疗,共同推动更广泛区域妇科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

  据介绍,未来,“育爱同行”专项基金将传承公益精神,团结凝聚中国妇科肿瘤专家,把视角投向每一个角落,尽己所能为妇科肿瘤患者提供最适宜的专业治疗,做到个体化、全程化和全覆盖;同时通过人才资助培养机制,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医生来沪进修学习。

  当日“育爱同行”妇科肿瘤专项基金成立仪式举办后,王育教授携一妇婴妇科肿瘤及放疗、病理、影像多学科诊疗团队专家集体亮相,为来自中国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了一场“云端”科普答疑和在线义诊,解答关于卵巢癌手术、化疗及维持治疗、终身随访等诸多问题。(完)

 
上一篇:B站回应被列入“预摘牌名单”:致力保持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下一篇:中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在厦门落地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