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闻1+1丨经济稳不稳 关键看民生
2022-05-03 09:44:58       来源:      编辑:      

  2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今天中午,此次会议的消息一出,下午开盘A股三大股指就迅速反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复3000点。

  今年3月以来,由于国内疫情多发,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尤其是对包括深圳、上海在内的经济重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进行的新一轮评估显示,俄乌局势、新冠疫情等国际事件除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之外,也在对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格奥尔基耶娃:有两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已经发生,一个是导致全球经济停滞的全球疫情,至今我们还受到影响,另一个是发生在欧洲的战争冲突,这不仅影响乌克兰,同时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食品价格走高,导致全球不确定性和难民危机等。

  就在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付凌晖: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 稳中见韧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经济实现4.8%的增速,面对新的下行压力,“稳”尤为可贵。而更加可贵的是,“进”的力量也在积蓄。承压而上,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发力,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的政策已经密集出台。

  面临巨大挑战的中国经济形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我们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三大下行压力依然在持续,但同时我们会看到疫情重现,比2020年所看到的疫情的冲击更要严峻。因为这次疫情,一个是它的规模和它对于我们一些核心区域的冲击,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整个的内外疫情防控的不对称,使我们的防疫工作比以往更艰难。那么同时我们还会看到乌克兰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格局性的变化,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带来的全球物价水平的上扬,带来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变异,那么实际上对于我们未来2到3个季度的冲击还会持续。所以说这些担忧实际上是大家心里面预期进一步减弱的几大核心。

  鲜少露面的“稳物价”有着怎样的出场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第一个就是乌克兰危机所带来的大宗商品整体性的上扬,这个上扬一个是关系到能源,第二个关系到食品,还有一个关系到很多基础性的一些大宗商品,这个对于国计民生影响非常之大。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欧美本身的通货膨胀,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物价水平已经逼近6%。这样的物价水平的上扬,必定会通过购买中国的出口商品来进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所以较以往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成本的传递,同时还有一个需求拉动的传递。第三个通过我们前期疫情防控中间我们也会看到,对于我们的一些基础产品的供应链、产业链、销售链产生冲击,而这些冲击往往也会在物价上面出现一些短期的变化。这几大因素叠加在一起,可能使我们未来的价格压力持续抬头,同时在某些区域也会出现对于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一个干扰。所以这是我们稳物价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的风险挑战下,经济发展如何稳增长?

  求解稳就业 需要非常规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刘元春:就业是今年稳增长和稳民生的一个核心焦点,也是考验我们政策是否到位的一个核心指标,所以说这里面就需要我们要采取稳就业的一些非常规的手段。①我们必须要稳市场主体,特别是通过对疫情冲击比较大的这些行业,中小微企业,特殊人群进行疫情补贴,保证这些市场主体不破产,甚至扩大一些雇佣,这是很重要的。②通过我们的一些增量政策的工具,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那么这里面不排除我们通过一些大型的工程启动,启动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解决我们所出现的一些就业难题,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③除了常规的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我们还需要出台一些非常规的政策,在疫情救助,在大型工程增量这方面做足文章。

 
上一篇:中小企业纾困要综合施策
下一篇:稳中求进,“三生”融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观察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