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经济韧性强 二季度中长期贷款有望触底回升
2022-04-28 11:11:35       来源:      编辑: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一季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4.8%。考虑到4月份全国多地受疫情反复影响,经济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二季度经济将如何表现?投资韧性怎样?今年外贸在稳增长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围绕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

  钟正生表示,预计二季度GDP增速水平还将继续筑底,投资将继续对经济增长发挥支撑带动作用。考虑到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拉动下滑到0.2%,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建议要对出口增速回落作出研判应对。不过,钟正生也提到,二季度或迎来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的触底回升,这将释放中国经济企稳的积极信号。

  二季度中国经济

  或继续筑底

  证券时报记者: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8%。舆论都非常关注二季度经济能否稳得住,您如何看?

  钟正生:今年1~2月经济开局良好,3月增长动能有所减弱。综合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符合预期。

  按全年5.5%左右目标增速的区间中值计算,后续三个季度平均需增长5.7%。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增速水平还将继续筑底,大致与一季度相当,整个上半年或许还将落在“5”以下。这就意味着下半年需要实现更快的增速来弥补上半年的缺口。全年来看,预计GDP同比增速约为5.2%。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市场预期有所转弱,您认为后续有哪些措施能够稳定预期?

  钟正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肯定是稳定预期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尽管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不必过于悲观。

  首先,信用周期见底到经济周期见底存在时滞。这体现在数据上就是,社融增速企稳到名义经济增速见底有时间差,从历史数据看时滞在半年左右。目前看中国社融增速大概率已于2021年10月见底,至今已有半年。我们看好二季度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企稳,历史上中长期贷款能企稳,往往是中国经济企稳的同步指标。

  其次,在经历两个压力测试后,中国经济的韧性会更强,政策部署也会更调适。一是俄乌冲突让中国更好地研判地缘政治格局,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经贸关系,更务实地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二是大型城市疫情管控经验,让中国能够更好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

  最后,目前A股相对美股,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都是占优的。

  看好制造业投资增速

  保持高位

  证券时报记者:此前,您多次提到技改投资对于制造业投资增速会起到支撑作用。当前您是否还维持这样的判断?

  钟正生:我们继续维持技改投资将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的判断。第一,技改投资具有持续性。从2017~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逆势回升的经验看,技改投资上行周期在一到两年。从2021年制造业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速看,本轮技改投资上行周期可能始于2021年下半年,今年还将维持在高位。

  第二,政策多角度推动技改投资。去年四季度以来,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发文推动重点领域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涉及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同时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安排了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财政资金。此外部分省市如山东,还专门推出“技改专项贷”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近年信贷的重点支持方向。

  第三,制造业企业也有技术改造的动力。制造业企业以民企为主,在扩大资本开支前,通常会权衡成本和收益。近年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部分中下游企业对新增资本开支可能持谨慎态度,但有增加技改投资以提高能源等投入品使用效率的诉求。

  要重视数量因素

  对出口贡献转负信号

  证券时报记者:一季度外贸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连续强劲了两年的净出口贡献有所下降。目前外贸面临哪些压力?

  钟正生:2022年一季度我国出口总额达到8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中国出口的韧性继续显现。但从对GDP的拉动来看,净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有所下滑,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拉动从去年四季度1.1%下滑到今年一季度的0.2%,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中国经济增长对内需的依赖度提升。

  目前外贸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多个方面。一是随着海外经济体财政货币刺激的退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对家电等耐用品的需求减弱,家电、音视频设备及零件等地产后周期相关商品出口金额开始出现负增长,对机电产品整体出口形成了明显的拖累。而机电产品在我国出口中占比较高。

  二是海外通胀压力加剧削弱了消费者实际购买力,进而对实际需求形成压制,这也导致价格因素对我国出口的贡献不断提升,数量因素对我国出口的贡献可能已经转负。3月17种主要出口商品中,10种商品出口数量下降,但仅有两种商品出口价格微跌,10种商品出口价格涨幅超过20%。

  三是本轮上海疫情的暴发导致长三角地区供应链紧张,部分外贸企业生产、交货或遭遇困境。

  证券时报记者: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拉动下滑至0.2%。今年外贸会拖累经济增长吗?

  钟正生:2022年中国出口增长回落的方向比较明确,需提前研判和应对。全球疫后经济复苏最快的时间段已经过去,贸易增速也将随之回落。根据IMF今年4月发布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由2021年的6.1%降至3.6%,其中发达经济体更是低至3.3%。美联储在3月发布的经济预期概要中,将2022年的GDP增速预测从此前的4%调低至2.8%。这都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速将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而回落。

  近期税务总局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的文件,有的放矢给予外贸企业支持。对于出口前景的判断,还是要综合全球经济增速表现、美国等消费结构变化和国内外疫情防控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

 
上一篇:哄抬煤炭价格必须严打
下一篇:“逆全球化”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