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职业“考证乱象”为何屡禁不绝?
2022-04-27 16:08:28       来源:      编辑:      

  “碳排放管理高级证书,兼职挂靠月入过万”“收纳整理师不限学历门槛,10天速成取证”“家庭教育指导师岗位缺口数百万,拿下证书就有了金饭碗”……春招旺季,网络上各类名目繁多的技能考证项目让人眼花缭乱。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线上培训机构以新职业的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不少刚毕业或准毕业的大学生被割“韭菜”。

  随着新职业涌现,相关培训也日渐火热,部分机构为招揽生源打起了擦边球,滋生出众多乱象。

  一些培训机构夸大效果乱宣传,吹嘘证书含金量及就业前景,承诺学员“包过”“包就业”“包挂靠”“有补贴”“考过即可月入过万”。一些培训机构巧立名目乱收费。除了辅导费、书本费、报考费、包过费,有的还推出消费贷,牟取额外收益。

  上述行为不仅误导公众、损害学员权益,也影响新职业、新工种的社会认可度,为害甚广。

  事实上,从报名、考试到领证,部分培训机构的“承诺”往往都有大量漏洞,但现实中相关案件依然多发、易发,原因何在?

  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我国职业资格认定已经不再全部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认定发证,而是部分转为社会化等级认定,把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由于技术技能类社会服务行业市场“蛋糕”不断做大,利润空间“水涨船高”,一些机构和单位便“乘虚而入”。

  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考证大军”,催化了考证培训的热潮,但市场上培训机构良莠不齐,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相关纠纷呈上升趋势。

  在这些纠纷中,培训机构往往异地经营比例高,而消费者多为外地学员,仅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无法实地对培训机构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考察。这给一些“空壳公司”留下机会,有部分案件中的培训机构股东,在收取学员高额培训费后卷款跑路,造成判决生效后实际执行难,学员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和救济。

  在线培训考证乱象已引起国家重视。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了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重点查处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是否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违法违规情况。

  在加强监管打击同时,还应进行必要疏导。业内人士指出,我们虽然认可了新职业,却并未建立起成熟的行业标准和培训体系。大道不畅、小道必猖。这些现实“漏洞”亟待堵上。

  此外,各地应该大力培育优质机构。在经营培训场地、教学师资等软硬件设施方面设置一定标准和条件,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加强源头防范。对符合资质的单位要积极扶持,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最后,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心切,在校期间对职业资格考试又知之甚少,很容易被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所蒙骗。相关政府部门应为培训市场打好基础,及时更新发布政策信息,同时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对毕业生开展职业资格考试政策咨询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让求职者对证书合法合规性和含金量心中有数。

 
上一篇:短视频侵权频发,“剪刀手”“搬运工”该住手了
下一篇:逾期未认证能领到养老金吗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