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长期资金入市环境正发生积极变化
2022-04-25 15:15:55       来源:      编辑:      

  阎岳

  经过一个周末的消化吸收,各界对“一行两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委工作部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从近期监管层的动作来看,长期资金入市环境正在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预期亦将由此得到明显改善,市场信心也会得到提振。

  央行和银保监会在上周五的表态分别是“维护市场稳定”和“积极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证监会则分析了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敏感问题,研究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储备,对近期国务院金融委有关安排进行再落实、再推动。

  再落实、再推动什么工作呢?笔者认为,“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比如,证监会于4月21日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希望机构投资者积极拓展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权益投资比例。银保监会则在上周五表态要“促进资本双向流动,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A股市场今年出现明显下跌。截至4月22日,年内上证指数下跌15.19%,创业板指下跌30.88%。同期,美股的标普500指数下跌10.3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17.93%。

  市场有震荡,外资就会出现波动。4月22日,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3月下旬债券和股票项下外资净流出比中旬环比下降39%和44%,流出规模下降。4月以来进一步缓和,而且部分交易日恢复了流入。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行时”分论坛上也强调,有时外资会短时间离开,但过段时间还会回来。他预计2022年外资净流入仍将可观。

  综合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股的比重由三年前的17.6%增长至24.3%,目前外资占比约为4.5%。而同期韩国和日本股市的外资占其流动市值的20%-30%左右。

  尽管A股年内波动较大,但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依旧对A股市场青睐有加。比如在国内机构投资者层面,提高权益投资比例的呼声广受市场关注。在境外机构投资者层面,众多机构更是轮番表态看好未来中国股市的表现。

  中国资本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从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必须坚持的,其中引入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仍是一项重要工作,具体措施包括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丰富国际化投资品种供给,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在境内投资等。

  笔者认为,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吸引境内外长期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是激发市场活力、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稳增长政策逐渐见效和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变化,市场对一些短期因素的消化和预期的释放,以及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环境优化的落地,资本市场的运行也将出现积极变化。(证券日报)

 
上一篇: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海航风险处置工作基本结束
下一篇:从荒滩到自贸港“样板间” 2021年洋浦港进出口贸易总额366.9亿元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