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上海复工复产同时如何防止疫情扩散?相关部门回应
2022-04-22 18:15:36       来源:      编辑:      

  (上海战疫录)上海复工复产同时如何防止疫情扩散?相关部门回应

  中新网上海4月22日电 (周卓傲)上海从4月22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力争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此前出台了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名单,复工复产的效果如何?会不会带来疫情扩散的隐患?相关部门给出回应。

  有关部门表示,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对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至关重要。按照“全国保障物流通畅,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工作部署和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海分类分批推动具备封闭生产条件和疫情防控条件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截至4月20日,重点监测的666家企业,在产403家,占比超过60%,连续4天持续增加。

  聚焦经济带动性强、防疫示范性强、具备闭环管理条件的重点行业及产业链,加大部市协调、推动链式复工。4月18日,上汽集团、特斯拉同步启动复工复产,4月19日上汽乘用车实现200多辆整车下线,特斯拉实现近600辆整车下线,并且产量稳步爬坡。推动3M中国产能已超过4月1日封闭前水平,4月以来医用口罩总产量超100万只。

  聚焦重要大型企业落实“一企一方案”,强调实施封闭生产管理。建立工作专班机制,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跨省物流运输等问题。宝钢股份、上海飞机制造、上海石化、华虹宏力等持续保持较高负荷运行。通过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逐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恢复生产。

  在推进复工复产中,上海尤其要强化防控措施。严格的防控措施既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员工负责。上海充分吸收了这一个月以来封闭生产企业在防控疫情方面的经验,也借鉴了兄弟省市好的做法,指导每个企业制定“一企一方案”,确保企业生产运行和疫情防控均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对于复工人员如何申请离开小区返回岗位的问题,有关部门表示,当前,在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针对人员返岗,有些关键岗位员工可能处于封控区,楼里有阳性病例,目前还不具备返岗条件,企业应补充配置其他人员解决。还有一些关键岗位员工,虽在封控区,符合楼内7日没有阳性病例,本人48小时核酸阴性的,上海市经信委已制定办法,为企业员工到岗开具相应的“电子凭证”,协助其点对点返岗后进厂封闭管理。

  同时,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的核酸检测。当前上海正根据区域人口密度、功能定位等,规划布局“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相结合的核酸检测方式,统筹常态化采样点设置,方便园区、企业员工检测。

  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还有可能遇到上下游不通畅的产业链问题。有的链主企业可以复工,但零部件配套企业还不具备条件,物流仓储这些条件也需要逐步配套适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有的要寻找可替换的方案。

  随着疫情形势向好,上海也会根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发现的问题,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门赴上海工作组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援下,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上海产业复工复产工作一定会稳步向前推进。(完)

 
上一篇:专家详解个人养老金制度:吸引力在哪?到底要不要存?
下一篇:个人养老金制度夯实社会养老基石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