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李宁、安踏一季度销售大涨,受疫情影响二季度销售或承压
2022-04-22 18:15:09       来源:      编辑:      

  多家本土体育运动公司日前相继发布今年一季度的经营数据。

  李宁(02231.HK)披露第一季度运营情况显示,以去年同季度伊始投入运营的销售点计算(不包括童装子品牌李宁YOUNG),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止,李宁同店销售按年实现20%~30%增长。而另一家头部公司安踏体育(02020.HK)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安踏品牌产品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1年同期相比取得10%~20%的正增长。具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斐乐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1年同期相比取得中单位数的正增长;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1年同期相比取得40%~45%的正增长。

  此外,在2021年营收首次破百亿元的特步国际(01368.HK)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也不错,公告显示,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内,特步国际在中国内地的零售销售增幅为30%至3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几家本土体育企业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上涨是因为前期冬奥会及全民体育热潮的带动。但需要指出的是,近期的疫情也让相关企业的销售承压,第二季度业绩或受到影响。

  由于疫情反复,从今年3月起,部分地区的防疫政策收紧,除了线下受到门店暂停关闭或人流管控的影响外,线上的销售也同样因为物流等问题停滞。

  国元国际分析师李承儒注意到,一些本土体育公司在3月的销售就开始受到此轮疫情的影响。他以布局高层级城市为主的斐乐为例,其90%的门店都位于购物中心,22Q1斐乐的流水仅为单位数,是因为该品牌其实在1-2月增长为双位数,但3月的销量下跌了20%。

  鞋服行业品牌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向记者表示,目前看来,虽然各家一度季度的数据都不错,但二季度的销售就不一定了。三四月疫情中,一些店铺没有正常开业,在供应链端,离江苏昆山等地的工厂、仓储物流中心则是停产关闭,导致无法按期交付与发货。这些都会影响到相关企业二季度甚至下半年的规划和销售业绩。

  安信国际分析师杨怡然认为,疫情会带来短期内的波动,让企业在第二季度的销售面临较大压力,但按照此前的经验来看,国货的崛起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内体育品牌赛道长期增长的逻辑不变。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运动服饰零售市场规模达6662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22%。该机构预计,全球运动零售市场规模未来5年复合增速仍将保持7.5%的较高水平,至2026年达到9554亿美元,景气度领跑服饰行业其他主要细分市场。

  在全球运动服饰行业竞争格局,中国品牌份额持续提升。在2021年全球前十大运动品牌中,7席是国际品牌, 其中 Nike(16.2%)、Adidas(9.5%)稳居前2位;3席是中国品牌,其中李宁(2.2%)、安踏(2.1%)、FILA(2.0%)分列第5、6、8位。

 
上一篇:外汇局:中国外债出现大幅去杠杆的风险相对是比较小
下一篇:湖北铁路建设按下“快进键”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