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涨”势汹涌,世界如何应对“新通胀时代”?
2022-04-22 18:15:07       来源:      编辑:      

  (聚焦博鳌)“涨”势汹涌,世界如何应对“新通胀时代”?

  中新社博鳌4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俨然已成全球性问题。

  今年一季度,美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通胀率持续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亦大幅调升全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通胀率预期。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的与会者提出一种观点:世界已进入“新通胀时代”。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卡斯滕斯表示,过去一年里,约60%的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5%以上,很多新兴经济体通胀率超过7%。通胀走高的原因在于政策环境刺激全球经济快速扩张,总需求随之上升,但疫情之下运输成本增加、生产要素短缺,使得供给并未跟上。

  卡斯滕斯进一步指出,新的通胀要素还在随疫情持续增加。乌克兰危机导致食品、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都将推动CPI上升。他直言,全球通胀预期短期看令人担忧。

  新加坡国务资政兼金融管理局主席尚达曼亦认为,世界正面临全新的宏观经济环境,供给端遇到的冲击不是短期问题。多年来世界各国对供给端投资普遍不足,影响了供应能力,未来应围绕供给端的可持续性加大投融资力度。

  全球通胀潮之下,各方纷纷采取措施应对。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已步入加息轨道。美联储在缩减量化宽松的基础上,于近期正式宣布加息,随之而来的政策外溢效应受到广泛关注。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提醒,美国通胀率已升至数十年来最高,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措施,预计将对亚洲产生非常高的溢出效应,需要关注这对房地产和整体金融系统方面的影响。

  在泰国央行行长赛塔普看来,此时首先要保持金融稳定性。一国通胀率非常高时,对其他国家也会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在政策制定、出台时点等方面要精准把控。同时要提升韧性,其中一个方式就是提升本币使用量,减少整体对于主要货币的依赖性。

  三十人小组董事会主席、以色列央行原行长雅各布·弗兰克尔表示,通胀既是各国自身的问题,也是区域的问题、全球的问题,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全球性机制。应对通胀带来的外溢效应需要整体方案,此时各方应加强政策沟通、协调与合作。

  全球通胀浪潮汹涌之下,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易纲强调,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完)

 
上一篇:中泰“神农学院”今年新增“渔业发展”硕士学位专业
下一篇:上海工业增速放缓 以点带链协同复工复产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