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个人碳配额制度进入实操,上海探索碳普惠“样板间”
2022-03-25 07:46:26       来源:      编辑:      

  “个人碳配额制度”的建立已经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有专家表示,消费行为的改变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在保障居民福祉的前提下推动消费侧减排,是推进碳中和进程的必经之路。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也提出,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逐步建立个人减排场景申报评估机制,提升公众对自身节能降碳行为的感知,打造上海碳普惠“样板间”。

  碳中和与能源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郑馨竺等专家日前在《中国环境管理》上撰文表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可能增加碳排放,加剧碳中和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也将助力经济发展由碳密集型的投资、出口牵引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加速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

  同时,持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具有可塑性强、在气候变化领域活跃度相对更高的特征,这决定了其在碳中和行动中主力军的角色定位和示范带头的引领作用。

  郑馨竺同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消费升级视角下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资源影响研究”项目的学术召集人。她认为,碳中和愿景下的路径选择和政策设计亟须将人民福祉置于减排决策的中心,合理设计的碳中和路径也蕴含着协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契机。

  郑馨竺说,尽管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的战略目标同为我国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方向引领,但两者也存在相互制约的风险:一方面,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升级和生活质量改善可能产生更多碳排放,加剧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碳定价等减排策略也可能通过影响居民就业和家庭收支牵制共同富裕的进程。

  此前有国外专家研究发现,尽管全球范围内消除极端贫困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预计到21世纪末会造成0.05℃的温升),但当将收入提升到平均每天2.97美元(按照工业国家的标准处于中低收入水平)时,碳排放显著增加,全球温升到21世纪末预计再增加0.6℃。

  郑馨竺认为,总的来看,碳中和创造了扭转地域不平衡发展和改善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机遇。依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生态碳汇等项目,科学设计碳配额机制和碳定价政策,可加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加强碳中和实现路径与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共同富裕战略的有效衔接,使得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成为碳中和进程的净受益者。

  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我国能够实现中等收入者的数量倍增,从现有的4亿人增加至8亿。规模优势使得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碳中和行动的中坚力量。

  “若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注重引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可以规避由于生活方式或消费观念带来的碳锁定效应,发挥后发优势,抓住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机遇。”郑馨竺说。

  在制度创新方面,专家们建议,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碳普惠模式,通过科学量化和核算居民的碳排放,前瞻性地研究个人碳配额制度,建立商业激励、政策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推动公民碳普惠项目建设。

  此外,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税收等政策,用碳税收入弥补取消税种带来的税收减少,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其他个人税负;通过实物或现金转移,将碳税收入用于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教育、养老支出负担;制定高碳行业退出援助政策,包括员工安置、再就业帮扶等,通过转移支付促进包容性发展。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也提出,2022-2023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打造上海碳普惠“样板间”;2024-2025年,形成规范、有序的碳普惠运行体系,探索通过商业激励机制,逐步形成规则明确、场景丰富、发展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设立碳普惠体系管理及运营机构,建设碳普惠系统平台。以“普惠积分换权益、普惠积分换荣誉”等方式实现个人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逐步建立个人减排场景申报评估机制。有序推动个人减排场景接入与开发。研究将个人的碳减排行为纳入个人公共信用记录,实现绿色表现与其他政策、商业资源的联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也提出了《关于建立个人碳配额系统试点提升全民减碳意识的建议》。李东生建议,建立统一的个人碳排放计量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全国城乡居民碳排放计量账户;根据年度个人生活碳排放数据监测,确认个人碳配额范围,为居民个体设置整体碳排放量限制,引导民众主动选择低碳生活消费方式;探索个人碳配额金融激励措施,将个人生活和消费行为与减碳相联系,推动民众重视减碳;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倡导呼吁全民参与,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

 
上一篇:无人机施肥 手机“云端种地”为贵州春耕“添智”
下一篇:一天15张罚单!SOHO物业因加收电费被罚共1.15亿元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