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人民网评:守住"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022-02-25 09:30:47       来源:      编辑:      

  人民网评:守住"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从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等八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凝聚了共识、注入了动力。

  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从黄土高坡到茫茫林海,从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区,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农业生产保持稳中有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这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只有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才能夯实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就要把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落到实处,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坚强支撑。

 
上一篇:人勤春来早 全国各地正有序准备春耕工作
下一篇:青海海东:民众用“勤劳积分”换“家兴景美”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