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 社会 财经 科技 教育 旅游 体育 时尚 娱乐 房产 家居 汽车 母婴 健康 商业 区块链 生活 企业 传媒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少见!手机出货量旺季骤减,啥原因?
2022-02-25 09:30:29       来源:      编辑:      

  中新财经2月25日电 (记者 吴涛)1月份,国内手机同比下降17.7%。本来1月份是手机销售旺季,但这次出货量骤减,到底发生了什么?

  国内手机出货量骤减

  据中国信通院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02.2万部,同比下降17.7%。其中5G手机2632.4万部,同比下降3.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7%。

1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官网截图

  有分析指出,这次手机出货量下降不同寻常,因为每年1月份临近春节,按照往年,应该是销售旺季。

  例如,在去年同期,也就是2021年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012万部,同比增长92.8%,上市新机型40款,同比增长17.6%。

  另外,这也是国内手机出货量连续3个月同比上涨后的首次下降。不少分析指出,这种情况确实少见。

  创新乏力或是主因

  有观点指出,创新乏力或是手机出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国内市场手机上市新机型30款,同比下降43.4%,其中5G手机15款,同比下降53.1%。

  另外,1月份,虽有旗舰机型小米12 Pro、IQOO9 Pro、一加10 Pro等发布,且处理器均采用了全新一代高通骁龙8。外界宣称性能比骁龙888提升400%。但不少分析认为,骁龙8表现不及预期。

有手机宣称骁龙8性能比骁龙888提升400%。截图

  除了CPU,很多新机型毫无亮点,宣传上,仍在强调“长续航、大电池、快速充电”等老掉牙功能。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认为,手机行业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例如手机像素,突破1亿大关后,一段时间内会趋于稳定和均衡。目前看,手机旗舰机型像素普遍在5000万左右。

  对于手机出货量骤减,中信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对于手机市场未来表现,仍需要观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折叠屏手机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目前风头渐盛。多家折叠屏手机厂商显示“无货”,还有消息称,苹果将在2025年推出折叠屏iPhone。

  据IDC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2760万部,年均增速可达69.9%。还有其他的机构预测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超5000万部。

  缺芯、疫情等多种原因叠加

  咨询机构Counterpoint副总监、资深分析师齐英楠认为,中国手机市场受疫情影响,同时智能手机换季周期在进一步延长。

资料图。殷立勤 摄

  “半导体缺货的问题,一直在持续发酵,2021年,我们看到因为半导体缺货,很多元器件的价格造成了智能手机成本的上升,给低端产品带来了更严重的影响,进一步压缩了低端产品的利润空间,这使得更多的厂商不得不提高新产品的价格,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齐英楠称。

  不过齐英楠认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仍然保持一个正增长,预计会增长7%以上。(完)

 
上一篇: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创近8年新高 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四连涨”
下一篇:贸易便利化协定“疫”中见效
 
     栏目排行
  1. 全域旅游助力昆明迈向新境界
  2. 跨地区人员流动不再查验健康码 旅游股
  3. 把京新高速打造为旅游网红公路
  4. “和田玉龙号”成为移动的致富“巴扎”
  5. 旅游扮靓槽碓村 幸福来到土瑶家
  6. “严”字当头 景区多举措守护游客安全
  7. 江西赣州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 自驾游、观雪景、泡温泉、赏民俗、住民
  9. 萍乡芦溪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10. 旅游业“新”效迭出
     栏目推荐
“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互联网+”创新物流新模式,传化支付为物企发展插上智能翅膀
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重磅|福客满产品&技术双双荣获ISEE全球创新奖!
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喜讯丨泰康拜博沈刚教授当选为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会副会长
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监管出手整治代理全额退保!这些人估计要坐牢!
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全时新鲜水 云米Super Y 1200G净水器送2支滤芯
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人民财评:金融“活水”直达民营小微企业,稳增长稳预期
“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金融16条”加速落地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展望2023,大金融板块的行情可持续吗?
“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金融十六条”后,银行与房企签约授信超2万亿,但更多优质民企亦需融资纾困
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中美苏黎世6小时会晤引世界解读